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温热经纬-卷四-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雄按:此与下编相传为陈、薛所着。究难考实。姑从俗以标其姓字。俟博雅正之。 盖闻外感不外六淫,而民病当分四气。治伤寒家,徒守发表攻里之成方,不计辛热苦寒之贻害,遂使温热之旨,蒙昧不明,医门缺典,莫此甚焉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9
温热经纬-卷四-薛生白湿热病篇
雄按:江本吴本俱作湿温。 雄按:此篇始见于舒松摩重刻《医师秘籍》,后云是薛作,章氏从而释之,而江白仙本以附陈作后,吴子音《温热赘言》连前篇并为一人之书,并不标明何人所着,但曰寄瓢子述,且前篇之末,有“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9
温热经纬-卷四-余师愚疫病篇
雄按:《鸡峰普济方》论外感诸疾有云:四时之中,有寒暑燥湿风五气相搏,善变诸疾。今就五气中分其清浊,则暑燥为天气,系清邪;风寒湿为地气,系浊邪。然则仲圣所云:清邪中上者,不仅雾露之气已,而书传兵火之余,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9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甘草汤
甘草(二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王晋三曰:一药治病,是曰奇方。 徐洄溪曰:大甘为土之正味,能制肾水越上之火。王朴庄曰:自《灵》《素》至汉、晋、宋、齐诸古方,凡云一两者,以今之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9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邹润安曰:肾家邪热,循经而上,肺不任受,遂相争竞,二三日邪热未盛,故可以甘草泻火而愈。若不愈,是肺窍不利,气不宣泄也。以桔梗开之,肺窍既通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9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猪肤汤
猪肤(一斤) 雄按:以猪皮去其肉肥,刮如纸薄,杭人能造,名曰肉 。可以充馔。 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即是米粉,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王晋三曰:肾应彘而肺主肤。肾液下泄,不能上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9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 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邹润安曰:尤氏云:阳经之寒,变为热则归于气;阴经之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8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猪苓汤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各一两)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二。 周禹载曰:热盛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淡渗,与泽泻之咸寒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8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大承气汤
浓朴(去皮,炙,八两) 枳实(炙,五枚) 大黄(四两,酒洗) 芒硝(三合)水一斗,先煎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邹润安曰:柯氏云:浓朴倍大黄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5 00:48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白虎汤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中行曰: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石膏、知母辛甘而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4 23:50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白虎加人参汤
原方加人参(三两)煮服同前法。 邹润安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汪按:洄溪云,“无汗”二字最为白虎所忌。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可见白虎加人参汤之治,重在渴。其时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4 23:50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黄芩汤
黄芩(三两)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邹润安曰:或问黄芩汤,治何等证?其证腹痛与否?若腹痛何以用黄芩?若腹不痛何以用芍药?汪按:腹痛因乎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4 23:50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原方加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煮服法同前。 邹润安曰:呕而脉数、口渴者,为火气犯胃,不宜加此。 雄按:章虚谷云:生姜性热,仅能治寒,不可泛施于诸感也。汪按:伤寒一百十三方。用姜者五十七。则此味原非禁剂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4 23:50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徐洄溪曰:此剂分两最小,凡治上焦之药皆然。按此汤加减七方,既不注定何经,亦不专治何误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4 23:50
温热经纬-卷五 方论-一物瓜蒂汤
瓜蒂(二个,锉)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尤在泾曰:暑之中人也,阴虚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宜白虎加人参以清热生阴。阳虚而多湿者,暑即伏于湿之内,为身热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湿为病, ...
分类:
温热经纬
2015-12-4 23:50
1 ...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