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朱砂
朱砂味甘,性微寒。为重镇安神药,并有解毒作用。本品性寒,质重,入心经,有清热、镇惊、安神的作用。由于心火太盛或心经痰热所致的惊悸,癫狂,失眠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生地、当归、甘草(朱砂安神丸)等同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3条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就是女同志中风,多的是太阳中风证,那么开始发热恶寒,那么在八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时病本气篇-七、感冒
感冒的意义 同气为感,异气为冒。大气疏泄,人气也疏泄,大气收敛,人气亦收敛,为感。大气疏泄,人气收敛,大气收敛,人气疏泄,为冒。感冒者,感冒风寒也。感冒与伤寒温病不同,伤寒温病,荣卫感冒,里气遂病,故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琥珀
琥珀味甘,性平。主要作用有三。 一、镇惊安神:主用于治癫痫。由于突然受到严重的惊吓而发生神昏,吐白沫、吊眼、抽搐等症,称作惊痫。小儿目触异物或突闻异声都可致此病。本品有镇惊安神及通心窍的作用,常配合朱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时病本气篇-八、燥气病
燥气感冒 大暑以后,燥金气动,感冒之者,恶寒发热,时止时作,胸部似塞,腹部似胀,或头痛或头不痛,脉象弦涩,动在中部。缘秋燥之时,大气中已降入地下之火气,忽然逆升,与凉降之金气抵触,金气凉降不下,火气逆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磁石
磁石味辛咸,性寒。本药为重镇之晶,主要功用是:补肾纳气,镇肝潜阳,定志安神。 1.补肾纳气:肾虚而瞳孔扩散,视物不清,肝肾两虚而目睛昏暗,眼生黑花,白内障等。常以本晶配熟地、生地、枸杞子,菊花,石斛,白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时病本气篇-九、痧症
痧胀 痧症诸书,名目繁多,其实只要忽然发热欲吐,肢麻背胀,就是痧症。名目虽多,原则只是一个闭字。燥金闭结,刮而通之,闭开即愈。处暑以后,燥金气动,地面之上,金火裹束。劳力之人,饱受暑火熏蒸,引动本身相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时病本气篇-十、湿热病
叶天士甘露消毒丹证治 飞滑石 十五两,绵茵陈 十一两,淡黄芩 十两,石菖蒲 六两,川贝母 木通 各五两,藿香 射干 连翘 薄荷 白豆蔻 各四两。 上药晒干,生研细末,见火则药性尽热每服三钱、开水调服,一日二次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伤寒论方解上篇导言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 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4条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如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37:42) 这里提出柴胡来了,妇人中风在七八天的时候,发热恶寒没有了,但续得寒热,发作有时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荣气本病方
桂枝汤 芍药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荣气疏泄则汗出,胆经不降相火上逆则发热,鼻鸣干呕荣卫分离则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津液必伤,表阳必虚。荣卫分离,中气必虚。芍药降胆经、降相火、敛荣气之疏泄,炙草补中,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5条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在外感初作,此时赶上月经来,这也是好事,头一条,热入血室,如果经脉不结,邪也随血去,也象衄血一样,但是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卫气本病方
麻黄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炙草 卫气收敛,则无汗恶寒,体痛腰痛骨节疼痛。肺气不降,则呕逆而喘。荣卫分离,中气必虚。卫气不开,表阳必虚。麻黄泻卫气之收敛,杏仁降肺气之逆,炙草补中气,桂枝调荣卫达表阳也。收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7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6条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刚才说了,少阳病不能发汗或泻下,但并病的时候,可同时用,这也是定法。大柴胡汤就是少阳阳明合病,是柴胡证,里也实了,所以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7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龙骨
龙骨味甘涩,性平。本品有生用、煅用的分别。生龙骨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作用,煅龙骨有固涩收敛的作用。由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失眠,头目眩晕等症可用生龙骨平肝潜。常配合生地、白芍、元参、白蒺藜,黄芩、远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7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