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银海精微-卷上-辘轳展开
辘轳展开者,与鹘眼凝睛症同,鹘眼凝睛者睛凝不运之貌,辘轳展开而大者,此胆肾之水散焉,瞳仁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黄仁展则瞳仁小,黄仁缩则瞳仁大,人不知瞳仁能大小者非也,此乃肝受风而不展辘轳,则瞳仁 圆也, ...
分类:
银海精微
2015-12-9 22:23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鱼子石榴三十三
石榴鱼子症,两样不须猜,鱼子一宗起,石榴四角来,俱为血气瘀,却即肺脾灾。能知镰割法,云汉渐昭回。 此症气轮一二处生浮肉一片,色浅红,内红颗丛萃,操之俨似小小铁砂,曰鱼子。其肉块圆长,或四、或六四角生来 ...
分类:
目经大成
2015-12-9 22:23
程杏轩医案-初集-曹近轩翁感后食复
近翁同道友也,夏月患感证,自用白虎汤治愈。后因饮食不节,病复发热腹胀,服消导药不效,再服白虎汤亦不效,热盛口渴,舌黄便闭。予曰∶此食复也。投以枳实栀豉汤,加大黄,一剂和,二剂已。仲景祖方,用之对证,无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3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
外台秘要云。素问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必先入于皮毛。留而不去。入于孙络。又留而不去。入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于五脏之决也。如此则疗其经。今邪客于皮毛。入于孙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3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椒粟三十四
风湿郁肝脾,荣凝卫不舒,粟疡胞内起,粒粒似金珠;睑急开张涩,头痛坐卧疲,椒疡红而硬,阳毒易为驱。 此症似疮非疹,细颗丛聚,生于左右上睑之内。色黄而软者,本经名粟疮;嫣红而坚者,名椒疮。形实邪盛则疙瘩高 ...
分类:
目经大成
2015-12-9 22:23
丁甘仁医案-膏方
徐先生 精气神者,人身之三宝也。论先天之生化,则精生气,气生神;论后天之运用,则神役气,气役精。人身五脏,各有所藏,心藏神,肾藏精,精藏于肾,而主于心,心君泰然,肾精不动,是为平人。尊体气阴两亏,坎离 ...
分类:
丁甘仁医案
2015-12-9 22:23
程杏轩医案-初集-曹肖岩翁春温两感危证
道友曹肖岩翁,故居杨村,侨寓岩镇,乾隆甲寅春初病寒热头痛,自服温散不解,又因胸膈胀闷,疑夹食滞,加用消导亦不效。直至七朝,热发不退,精神恍惚,予视之曰∶病由冬不藏精,又伤于寒,邪伏少阴,乘时触发,即春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诸病在阴在阳并用针药论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之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2
程杏轩医案-初集-又三郎麻闭急证
肖翁三郎心成兄,幼时出麻,冒风隐闭,喘促烦躁,鼻扇目阖,肌肤枯涩,不啼不食,投药莫应。翁商于予,见其势已濒危,谓曰∶此麻闭急证,药非精锐,蔑能挽救。方疏麻杏石甘汤与之。一服,肤润麻渐发出,再服,周身麻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2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痰核三十五
痰核痰核,湿热两般蒸结。暖红新剥鸡头,风 破为血流。流血流血,胡乱清平不得。 此症艮廓内生一核,大如芡实,按之坚而不痛,只外观不雅。间亦有生于下睑者。盖食火、痰饮酝酿而成。 为治,翻转眼胞,必有形迹,一 ...
分类:
目经大成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论
黄帝针经云。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乎终始。五脏为记。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五腑为阳。 足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2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倒睫三十六
从来倒睫最蹊跷,病有根苗,症有规条。太阴衰老少阳骄,坏了脂膏,损了皮毛。翳如云雾泪如潮,丹也徒烧,药也空调。知非手法不能疗,夹又防HT ,烙又愁焦。 此症皆由患疾,妄称时眼,不以为意。或酒、或欲、或风霜, ...
分类:
目经大成
2015-12-9 22:22
程杏轩医案-初集-吴芳崖兄幼孙胎疟
芳兄乃孙,甫生两月,即患胎疟。幼科佥用疏导和解不愈,面色黄滞,口鼻手足俱冷,予疏六君子汤,加炮姜。芳兄曰∶襁褓即可服参耶?予曰∶小儿如初生萌芽,不惯风日,攻伐宜少,补益宜多,况疟久脾伤,温补脾元,重扶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六节藏象论
夫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响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2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八 横翳内障
(一名横关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还从一眼先患。皆是五脏虚劳。风毒冲上。脑脂流下。令眼失明。犹辨三光。宜用金针拨之。宜服还睛丸、七宝散即瘥。 诗曰: 虽然希有横关翳 学人韬钤要得知 细睹横心如剑脊 上头下畔 ...
分类:
传眼科龙木论
2015-12-9 22:22
1 ...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