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普济方·针灸-卷二-窦太师针灸法流注八穴
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然不知郭氏之所术。但书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往用之弥验胜数哉。予嗜此术。亦何啻伯伦之嗜酒也。第恨斯学之初。心术未尝。手法未成。而兵火荐至。家藏图籍。与其的本悉亡之。今十五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3
丁甘仁医案-卷七-带下案
营虚肝旺,肝郁化火,脾虚生湿,湿郁生热,湿热郁火流入带脉,带无约束之权,以致内热溲赤,腰酸带下;湿热下迫大肠,肛门坠胀。郁火宜清,清火必佐养营,蕴湿宜渗,渗湿必兼扶土。 白归身(二钱) 赤茯苓(三钱) ...
分类:
丁甘仁医案
2015-12-9 22:23
银海精微-卷上-眼内风痒
问曰:人之患眼,遇风痒极者何也?答曰:此因肝虚,合畜风热,胆经风毒上充入眼,遂遇风受痒。宜 洗,服 本乌蛇汤、补胆汤。 眼内风痒图(图缺) 本乌蛇汤 本 乌蛇 防风 羌活 白芍药 川芎 细辛 上浸酒,煎服亦可。 ...
分类:
银海精微
2015-12-9 22:23
程杏轩医案-初集-又夫人子嗽
荔翁夫人,怀孕数月,嗽喘胸痹,夜不安卧,食少形羸。予曰∶此子嗽也。病由胎火上冲,肺金被制,相搏失职,治节不行。经云∶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夫嗽则周身百脉震动,久嗽不已,必致动胎。古治子嗽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3
普济方·针灸-卷二-八穴交会
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合于胸心胃。 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合于目锐 (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 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合于内 颈(顶耳户冲膊小肠膀胱)。 列缺(通任脉)。照海(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3
丁甘仁医案-卷七-胎前案
腰为肾府,胎脉亦系于肾,肾阴不足,冲任亦亏,妊娠四月,忽然腹痛坠胀,腰酸流红,脉细小而弦。胎气不固,营失维护,虑其胎堕。急拟胶艾四物汤养血保胎。 阿胶珠(二钱) 生白术(一钱五分) 浓杜仲(二钱) 大白芍 ...
分类:
丁甘仁医案
2015-12-9 22:23
银海精微-卷上-垂帘翳
问曰:人之患眼生翳,如珠垂帘遮睛者何也?答曰:此因心火虚炎,肝经风热,上攻入脑中,热毒流下,注于风轮,故眼赤涩泪出,肿痛无时,年久乌睛白红色,故名曰垂帘翳。 宜服洗心散,加味修肝散。 垂帘翳图(图缺) ...
分类:
银海精微
2015-12-9 22:23
程杏轩医案-初集-族兄奏韩挟虚伤寒,因循贻误救治原委
族兄奏韩,年逾四旬,外腴内亏,邪乘虚入,寒热咳嗽,头身疼痛,脉大无力。予初投温散不解,转用补中益气汤加姜枣,辅正托邪。语其侄曰∶令叔病候不轻,慎勿泛视。旁人以为病轻药重,更医漫不为意,迁延数日,势渐鸱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3
普济方·针灸-卷二-定八穴所在
公孙二穴。足太阴脾之经。在足大指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令病患坐蜷两足底。相对取之。合内关穴。 内关二穴。手厥阴心包之经。在手掌后二寸。令病患稳坐。仰手取之。独会。 临泣二穴。足少阳胆之经。在足小指次指本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3
丁甘仁医案-卷七-产后案
新产五日,陡然痉厥不语,神识时明时昧,脉弦滑,舌薄腻。良由气血亏耗,腠理不固,外风引动内风,入于经络。风性上升,宿瘀随之,蒙蔽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所以痉厥迭发,神糊不语,症势重险!勉拟清魂散加减,和营 ...
分类:
丁甘仁医案
2015-12-9 22:23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鸡冠蚬肉三十二
蚬肉与鸡冠,形容总一般,多生睑 畔,后及风轮间,火土交为祸,阴阳并作奸,不精刀烙法,莫向病家看。 此症初起,壮热目赤痛。一昼夜,大 内睑之间,生瘀肉紫色,垂叶胞外,目闭亦不收,形与斗鸡冠、蚌蚬肉无异,故 ...
分类:
目经大成
2015-12-9 22:23
银海精微-卷上-鹘眼凝睛
鹘眼凝睛,此骤然所感,非久患之症,因五脏皆受热毒,致五轮振起,坚硬不能转运,气血凝滞,睁然如鹘鸟之眼,凝视不运之貌,难辨人物,因形而名曰鹘眼凝睛,治法:宜用香油调姜粉汁于额睑部摩擦及面上,或摩风膏摩擦 ...
分类:
银海精微
2015-12-9 22:23
程杏轩医案-初集-方牧夫兄尊堂寒湿内伏加感外邪
嘉庆甲子初秋,牧兄邀视伊芳母恙云,家慈年逾五旬,外腴内亏,病经八日,上热下冷,痰多汗少,咳嗽作呕。昔患淋痛,兹亦带发,医为散风清暑,治俱不应,又以为肝火,拟用龙胆泻肝汤,求为决之。予曰∶淋证为本,感证 ...
分类:
程杏轩医案
2015-12-9 22:23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补泻说
黄帝问邪气在经。其病如何。取之奈何。岐伯对曰。邪之在经。如水得风。波涌陇起。其行脉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时大时小。动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23
丁甘仁医案-卷八-外科案
脑疽 张左 正脑疽两候,疮口虽大,而深陷不起,疮根散漫不收,色红疼痛,舌质光红,脉象濡缓。气虚血亏,不能托毒外出,痰湿蕴结,营卫不从,症势重险!再拟益气托毒,和营化湿,冀其疮顶高起,根脚收缩,始有出险之 ...
分类:
丁甘仁医案
2015-12-9 22:23
1 ...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