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银海精微-卷上-肝风目暗疼痛
此症肝风目暗者,乃是肝肾虚劳,肝气不足,血虚故也。不时疼痛,举发无时,痛则惟眼珠坠痛,颇有赤涩泪出,看物依稀,眼前多见花发数般,或黄或白或黑,见一物如见两般形状不清,疗治恐损眼也。此症实有内外相兼病也 ...
分类:    2015-12-9 22:21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天气昏黄四十七
气轮绝似黄花色,青睛再尔昏应得。胃家湿热肺家蒸,清气已遭浊气逼,无因无色视而朦,水少元虚兼血失,一般怠忽不经医,及至双盲徒太息。 此症谓白睛昏黄,如败葵残菊之色。盖少年豪举,酒肉无算,炙爆不忌,脾倦不 ...
分类:    2015-12-9 22:21
普济方·针灸-卷二-针经直说
踝中(腕骨是也) 肩解(背后缝是也) 手阳明大肠经。 上柱骨(缺盆外横骨是也) (颧外是也颧谓项骨) 足厥阴肝经。 足跗(足面是也) 胁(膝下是也) (屈心是也) 巅(顶心是也) 人迎(气颡上两旁动脉是也) 股 ...
分类:    2015-12-9 22:20
丛桂草堂医案-卷一
镇郡陶骏声君令阃。肿胀呕吐。缠延月余。先是胎前足肿。产后肿益甚。咳嗽呕吐。经此间诸名医治之。叠进舟车丸。五皮饮。栝蒌薤白白酒汤。及八珍汤等弗效。且面目肢体悉肿。腹胀如鼓吐后亦能饮食。诊其脉弦滑而有胃气 ...
分类:    2015-12-9 22:20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二-十九 黑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头旋额角偏痛。连眼睑骨及鼻颊骨时时亦痛。兼眼内痛涩。有黑花来往。先从一眼先患。以后相牵俱损。亦因肾脏虚劳。房室不节。因为黑风内障。不宜针拨。宜服药将息。针治诸穴脉。宜服羚羊角饮子、补肾丸 ...
分类:    2015-12-9 22:20
程杏轩医案-《程杏轩医案》辑录-胡某令郎麻后颈生瘰筹治三法
麻出于脏,由阴而及乎阳,火毒燔灼,营血耗伤,故麻后每多遗毒之患。不可补气以助火,只宜养阴以退阳。此治法之大纲也。病由麻后颈生瘰 ,自春徂冬,滋蔓不已,鄙筹三法而论治焉。盖瘰之未消,由毒之未净,然毒即火 ...
分类:    2015-12-9 22:20
银海精微-卷上-迎风洒泪症
问曰:迎风洒泪者何也?曰:肝之虚也,是亦脑冷,迎风泪遂出,拭却还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后若经二三年间,不以冬夏皆有,此疾乃泪通于肝,肝属木,目乃肝之外候,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即服补肝散治冷 ...
分类:    2015-12-9 22:20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迎风落泪四十八
戛戛铮铮铃语,高高下下花飞,飘飘HT HT 刮头皮,悄悄潸潸坠泪。忽忽温温冷冷,行行疾疾徐徐,明明白白火离离,实实虚虚议治。 此症不论何时何风,触之则冷热泪流。若赤烂有翳障,非是。盖水木二经血液不足,不足则 ...
分类:    2015-12-9 22:20
丛桂草堂医案-卷二
癸丑冬月。裕大昌木行伊芳君夫人。年二十六岁。怀孕三月。骤然腹痛下血。既痛且胀。痛甚则头出冷汗。手冷鼻冷。胸闷呕吐。前后阴皆阻胀不堪。左手脉伏不现。右脉弱小。面色淡黄白而无光采。舌色淡无苔。此气血虚寒之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二-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
予问脉之理。果是气邪。果是血邪。答曰。气血之波澜。身体之 龠。此说特未契理。 脉者、陌也。魂魄之生气。血之府也。天地之主。万物之宗。此说极有气味。吾尝拟此予问。经之理果何意邪。答曰。气血经历之路也。故曰 ...
分类:    2015-12-9 22:20
程杏轩医案-《程杏轩医案》辑录-家若谷兄乃郎胁痛
感证已逾两旬,胁痛依然不愈。按外感胁痛,病在少阳,内伤胁痛,病在厥阴。今外邪解经多日,胁痛何以不瘳。既无情志抑郁,定属动作闪力之伤,外邪引发耳。夫久痛在络,络主血。防其蓄瘀动红,从《金匮》肝着,例用旋 ...
分类:    2015-12-9 22:20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二-二十 青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微有痛涩。头旋脑痛。或眼先见有花无花。瞳人不开不大。渐渐昏暗。或因劳倦。渐加昏重。宜令将息。便须服药。恐久结为内障。不宜针拨。皆因五脏虚劳所作。致令然也。宜服羚羊角汤、还睛散即瘥。 诗曰 ...
分类:    2015-12-9 22:20
银海精微-卷下-红霞映日
红霞映日图(图缺) 问曰:人之患眼赤涩肿痛,年深有红翳于乌睛上,浓泪如红霞映日者何也?答曰:此乃三焦积热,肝膈风热 上攻致然也。治之须用去风散血清凉之药。 修肝散 治肝气不顺。 防风 羌活 当归 黄芩 生地黄 ...
分类:    2015-12-9 22:20
目经大成-卷之二 八十一证-无时泪下四十九
山叶辞柯,草虫委露,早是薄寒天气。孤衾中夜不成眠,枕上湿,疏疏清泪。并未悲秋,何曾困酒,水木无端憔悴。借将腻粉 衰容,界长痕,菱花羞觑。 此症谓目无病故,时常如哀如悲,泣下沾襟。非前迎风泪落之比。盖肾水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九针式
针。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者宜此。圆针。其身圆。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气满宜此。 针。其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眇宜此。锋针。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
分类:    2015-12-9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