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四、备用成方(计十六方)
小柴胡汤 『主治』伤寒少阳症,往来寒热,口苦耳聋,胁痛脉弦,疟发寒热,及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等症。 『药物』柴胡、半夏、黄苓、人参、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景岳木贼煎 『主治』疟疾形实气强,多湿多痰 ...
分类:    2015-12-9 21:39
三指禅-卷一-四时平脉
天地之气,分寄四时,化生万物。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皆乘其令以分司,独土则通旺于四季。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盖言平也。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脉即与之为比附。春为肝木,脉弦,夏为心火,脉洪,秋为肺金,脉 ...
分类:    2015-12-9 21:38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水肿
黄帝治水之俞。五十七处。尻上五行。行五。谓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 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 ...
分类:    2015-12-9 21:38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一、概述
土寄四季之末,四时皆有湿气。经谓:"秋伤于湿"。盖以大暑至白露,正值湿土司权故也。湿之为病有六,即: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湿温是也。伤湿有表里之分。表湿,由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从外而受。里 ...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浮、沉、迟、数四大纲
立缓为标,言平脉,即统该乎弦、洪、毛、石;提病脉,先分着于浮、数、迟、沉。 而二十二脉之旁见侧出者,无不寓于其中,举其纲而目自见。
分类:    2015-12-9 21:38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交肠
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盖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加阿胶末半钱。汤调服。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加木香末少许。再以煎汤送下。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浮
(《脉经曰》:“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曰:“如水上漂木,主表”。) 浮从水面悟轻舟,总被风寒先痛头。里病而浮精血脱,药非无效病难瘳。 浮紧伤寒,浮虚伤暑,浮数伤风,浮迟伤湿。亦有里病而浮者。浮而云腾 ...
分类:    2015-12-9 21:38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二、分述
(一)伤湿 伤湿有表里之分,伤于表者,因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其湿从外而受,束于肌壳。症见头胀而痛,胸闷,苔白滑,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酸,小便清长,脉浮缓或濡,此皆湿伤于表之症也。治以辛散太阳法去桂 ...
分类:    2015-12-9 21:38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泻血
泻血。当辨其色。色鲜为热。色瘀为寒。热血连蒲饮。寒血理物汤。血色鲜红者。多因内蕴热毒。毒气入肠胃。或因饮酒过多。及啖糟藏炙爆。引血入大肠。故泻鲜血。宜连蒲散。吞黄连阿胶丸及香连丸。或一味黄连煎饮。大泻 ...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沉
(《脉经》曰:“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杨氏曰:如石沉水底,主里。”) 沉居筋骨有无 ,着骨推筋仔细摩。 有病而沉兼别脉,沉而无病世人多。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积,沉紧冷痛。多有无病脉沉者。沉居命脉悠长 ...
分类:    2015-12-9 21:38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三、拟用诸法
(一)宣疏表湿法 『方歌』 宣疏表湿首如裹,遍体不舒肢懈堕。 秦艽防风苍术草,藿香陈皮姜砂壳。 『药物』 苍术、防风、秦艽、藿香、陈皮、砂仁壳、甘草、加生姜。 『方解』 此治冒湿之法。君以苍术、防、秦,宣疏 ...
分类:    2015-12-9 21:38
脉诀乳海-卷三-七表脉交变略例论
洁古曰。七表脉者。是客邪来伤主。乃阴乘阳也。其证若身热(外阳)恶寒。(内阴)是外阳而内阴见也。七表脉。但热而不恶寒者。(表里俱属阳)是内外皆阳也。七表证。自汗恶风。却得八里脉者。(阳证见阴脉)当用麻黄 ...
分类:    2015-12-9 21:38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肠风脏毒
(附痔漏肠痈) 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脓毒。或在粪前。或在粪后。并宜米饮汤调枳壳散。下酒煮黄连丸。或枳壳散。或乌梅丸。此乃因登圊粪中有血。却与泻血不同。或用小乌沉汤和黑神散。米饮调下。粪前后有 ...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迟
(《脉经曰:“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迟为阳不胜阴,脉来不及) 迟惟三至欲亡阳,好与医家仔细详。 总是沉寒侵脏腑,只宜温药不宜凉。 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积寒,无力虚寒,未有无寒脉迟者。迟为内病壅阏,温 ...
分类:    2015-12-9 21:38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
桂苓甘露饮 『主治』统治湿温湿热。 『药物』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肉桂、滑石、石膏、寒水石。 『服法』煎服。 松峰达原饮 又叫达原饮。有知母、黄芩、无黄柏、栀子、茯苓。 『主治』治湿热盘踞膜原。 『药物』 ...
分类:    2015-12-9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