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七 寒热门-潮热
(附虚烦) 潮热有二。有实而潮热者。有虚而潮热者。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证。其余有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潮热大便坚涩。喜冷畏热。心下 然睡卧不着。此皆气盛。所谓实而潮热者也。轻宜参苏饮。重则小柴胡 ...
分类:    2015-12-9 21:40
三指禅-卷一-脉学源流
轩辕使伶伦截 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以候人之动气。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故脉之动也,阳浮九分,阴得一寸,合于黄钟。黄钟者,气之先兆,能测天地 ...
分类:    2015-12-9 21:40
史载之方-卷上-诊胃脉
诀云,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此叔和知之而未详也。大抵胃脉虽和缓而贵不疾不速,重而取之,不亏乏,浮而取之,阿阿而至,不洪不浊,即为五脏脉全,若弦而急,又洪大而有骨力,即受肝热邪,能生呕逆,若弦 ...
分类:    2015-12-9 21:40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叹息
主太息烦满。少气悲惊(资生经)。穴少冲主不得太息。穴行间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穴取公孙。井俞。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虚则鼓胀。腹中气满。热痛不嗜 ...
分类:    2015-12-9 21:40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一、概述
夏伤于暑,是指夏季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暑邪伤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伤暑者,静而得之称为阴暑,动而得之称为阳暑;冒暑者,较 ...
分类:    2015-12-9 21:4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小便多
小便多者。乃下元虚冷。肾不摄水。以致渗泄。宜菟丝子丸八味丸。玄兔丹。生料鹿茸丸。 有人每日从早至午前。定尿四次。一日之间。又自无事。此肾虚所致。亦由脾肾泄。早泄而晚愈。次日又复然者也。 若小便常急。遍数 ...
分类:    2015-12-9 21:40
三指禅-卷一-定脉部位
晦庵朱子跋郭长阳医书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凭空结撰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悟,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 ...
分类:    2015-12-9 21:40
史载之方-卷下-为医总论
道之浑沦,莫知其源,道之既判,变化无穷,莫知其端。推其变化之间,凝而为质,五行名之,化而为气,五运统之,钟而为人,五脏应之,自此而后,物之可名,数之可推,理之可穷,而道之迹乃可得而言之也,大而天地,小 ...
分类:    2015-12-9 21:40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二、分述
(一)伤暑 伤暑有阴阳之别。阴暑:由于天气炎热,纳凉广厦或扇风过长,为静而得之之阴暑也。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心烦,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逼,周身阳气不得升越。宜用辛温解表法去 ...
分类:    2015-12-9 21:40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嗜卧
治多睡(资生经)。穴囟会 百会治嗜卧。穴阴跷 鬲俞治好独卧。穴肾俞治多卧喜睡。穴二间 三间治多睡善惊。穴厉兑治四肢烦热。嗜卧怠惰。四肢不欲动。穴脾俞治嗜卧身不欲动。穴三阳络治嗜卧。穴五里 太溪 大钟 照海 ...
分类:    2015-12-9 21:4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淋闭
古名曰癃者。罢也。不通为癃。不约为遗。小便滴沥。涩痛者。谓之淋。小便急满不通者。谓之闭。宜五苓散。灯心汤调服。暑月多有此患。止宜本药。闭而不通。脐下胀为癃起。以灯心汤。五苓散。或洗慈汤。调独味琥珀末。 ...
分类:    2015-12-9 21:40
史载之方-卷下-涎论
论曰,舟非水不行,然波涛沸溢,则覆舟之患生,人非气不活,然痰涎并积,则倾人之患至,波涛非自生也,其所以生者,不平之势作之也,痰涎非自积也,其所以积者,不顺之气留之也。故善行舟者,不惧波涛,而惧舟之不完 ...
分类:    2015-12-9 21:40
三指禅-卷一-尺寸解
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一寸(脉浮九分),而寸以名;从关至尺泽得一尺(脉见一寸),而尺以名。 以关为间隔,而尺寸不得混为一家。合寸、关、尺为三部,其解最为直捷,不得曲为分晰。
分类:    2015-12-9 21:40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不卧
治惊悸不得安寝(资生经)。穴神庭治不得卧。穴气冲 章门治大喘不得卧。穴期门治咳嗽烦怒不得卧。穴太渊治腰脊冷痛。不得卧。穴白环俞治不得卧。穴隐白 天府 阴陵泉治风痫惊悸。不得安寝。穴神庭治不可卧。穴太渊 肺 ...
分类:    2015-12-9 21:40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三、拟用诸法
(一)辛温解表法 同卷一 (二)清凉涤暑法 同卷三 (三)祛暑解毒法 『方歌』 祛暑解毒毒郁身,烦热赤肿刺如针。 黄连银翘滑半草,参叶茯苓豆衣增。 『药物』 茯苓、制半夏、滑石、甘草、参叶、黄连、银花、连翘 ...
分类:    2015-12-9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