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地骨皮
地骨皮味甘微苦,性寒。主要有泻肺火,清虚热的作用。常用于以下情况: 1.肺热咳嗽:肺经有热、郁而化火而致咳嗽、气急、痰黄、口渴,甚或咳痰带血以及身热鼻衄(小儿易见)、舌红脉数等症,可用本品清泻肺经火热。 ...
分类:    2015-12-11 21:4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中篇-大黄蟅虫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 蟅虫 各三钱 桃仁 干漆 蝱虫 水蛭 蛴螬 杏仁 黄芩 芍药 地黄 各二钱 炙甘草 三钱 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日三服。 治虚劳赢瘦,腹满。不欲食,两目黯黑,肌肤甲错,内有干血,脉沉细 ...
分类:    2015-12-11 21:43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半边莲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 Lobelia chinensis Lour. 的带根全草。味甘,性平。入心、小肠、肺经。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内服 ...
分类:    2015-12-11 21:4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2条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都是指下之后,这个阳明病是需要下的。但是呢,这就从反面教了,但是下的误下了,危害挺多,这个变证也挺复杂。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本为是白虎汤证。白虎汤证 ...
分类:    2015-12-11 21:4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紫草
紫草味甘略苦,性寒。有凉血活血,透斑疹,清热解毒,通大便的作用。主用于以下情况: 1.凉血活血,透斑疹:对于麻疹或斑疹,因血热毒盛而出现身热口渴,斑,疹欲出不出,或虽出而不爽利,大便干涩者,可用紫草凉血 ...
分类:    2015-12-11 21:4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中篇-大黄牡丹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 二钱 芒硝 一钱 南瓜子一两 桃仁 十枚 丹皮 二钱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极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脓未成可下。脉洪数,脓已成,不可下。
分类:    2015-12-11 21:43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3条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他这个头前不也有那么一段嘛,小便不利内有停水,那么忽然间呢,这个阳明病,初遇实,有这一段,他冷丁的,他本不定期太阳病,里有停水,表不解的这么一种病。可是 ...
分类:    2015-12-11 21:43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白头翁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 的根。味苦,性寒,入大肠、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内服:煎汤,6~15g(鲜品 15~30g);或入丸、 ...
分类:    2015-12-11 21:4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银柴胡
银柴胡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是凉血,清虚热。 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骨蒸劳热:阴虚火旺而骨蒸劳热,症见下午潮热,骨蒸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渴,面黄白而颧红,脉细数者,可用本晶与胡黄连、秦艽、生地 ...
分类:    2015-12-11 21:4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中篇-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本位的意义
薏苡一两 附子 二钱 败酱三钱 即苦菜 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洪数者。 次治局部形质病之在下者之法也,大黄牡丹汤证,血气结聚,故少腹肿痞,按之痛。肠热内实,故小便自 ...
分类:    2015-12-11 21:43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马齿苋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的全草。味酸,性寒。入大肠、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凉血止痢。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瘰疬。内服:煎汤,9~15g(鲜品 60~ ...
分类:    2015-12-11 21:43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白薇
白薇味微苦,性寒。本品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益阴。常用于治疗虚热低烧。例如: 1.热病伤阴的低热;温热病恢复期,高热虽退,但因高热期中伤耗阴津,正气不易立即恢复,故常有余热未尽的低热出现,症见口渴,夜热 ...
分类:    2015-12-11 21:4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中篇-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葶苈 三钱 捣末熬令黄色 大枣 一两掰 先煎大枣去渣,入葶苈调服。 治肺痈喘不得卧,口燥胸痛,脉涩数者。 此治局部形质病之在上者之法也。肺痈之病,中虚而肺胃上逆。肺胃俱逆,胆经相火必不降。相火不降,将肺间津 ...
分类:    2015-12-11 21:42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土茯苓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 的根茎。亦名土萆薢(《本草会编》)。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内服:煎汤,15~60g ...
分类:    2015-12-11 21:4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中篇-甘麦大枣汤证本位的意义
炙甘草 二钱 小麦 二两 大枣 二两掰 治妇女脏燥,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脉象弱涩。 此治怪病之法也。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者,本已并无悲伤的心思,而悲哭不能自主,故而神灵所作。此为怪病。其实并不为 ...
分类:    2015-12-11 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