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04条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多是少阳证,少阳病不可汗,亦不可下,少阳阳明还是常常带呕的。微呕也有攻的时候,如呕多,说明少阳病还存在,虽有阳明证,也不过是少阳阳明并病而已,应从少阳治,可攻下。
分类:    2015-12-11 21:46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金匮方解篇-内伤水气黄疸
麻黄甘草汤 麻黄 四钱 炙甘草 二钱 统治水病。 麻黄通腠理以散水。甘草保中气也。 越婢汤 麻黄 六钱 生石膏 八钱 炙甘草 二钱 生姜 三钱 大枣 六钱 治风水。恶风身肿,脉浮不渴,自汗,身无大热者。 汗出当风, ...
分类:    2015-12-11 21:46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金匮方解篇-内伤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
刺腨方 腨足肚也。刺入一寸。古时一寸合今五分,只刺五分可也。 治趺蹶病,但能前不能却者。 但能前走,不能后移。太阳膀胱经,伤于寒湿之故。膀胱经自头足行身之后,刺腨以泄膀胱经之寒湿也。 藜芦甘草汤 藜芦 三钱 ...
分类:    2015-12-11 21:4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05条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这更重要了,所以心下硬满,胃虚,人参证,胃虚邪气水气都往胃里去,故致胃处又硬又满,胃家实方才不也说硬满吗?只是硬满而无其他的热,象实象,则 ...
分类:    2015-12-11 21:46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金匮方解篇-外科疮痈肠痈淫疮
大黄牡丹汤 大黄 四钱 芒硝 三钱 瓜子 桃仁 各三钱 治肠痈。其脉迟紧,脓未成,可下者。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 五钱 附子 三钱 败酱一两 败酱即苦菜,即做冬菜之青菜。 治肠痈,其脉数,脓已成不可下者。 大黄 ...
分类:    2015-12-11 21:4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06条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颜面红,面颌赤色,即缘缘面赤,为阳气怫郁在表,还是要出汗,而汗不出,故而发红。此表证有不可吃泻药,假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攻后,邪热内陷,虚 ...
分类:    2015-12-11 21:46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龙胆草
龙胆草味苦,性寒。有清泻肝胆火热的作用,并能除下焦湿热。 1.清泻肝胆火热:肝胆二经有实热火邪而致头晕,头胀痛,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口渴、尿黄、尿少,黄疸等症。可用龙胆草配合黄芩、栀于,泽泻、木通、 ...
分类:    2015-12-11 21:46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金匮方解篇-外感历节中风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 四钱 白芍 三钱 麻黄 二钱 防风 四钱 生姜 五钱 炙甘草 二钱 白术 四钱 知母 四钱 附子 二钱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痛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荣卫闭涩,则肢痛身羸。下焦阳 ...
分类:    2015-12-11 21:4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07条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这是针对栀子豉汤说的,发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那是虚烦,经过吐下之后,里头没东西了。如果有阳明病的外观,如外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只恶热,主证是胃家实,这类的阳明 ...
分类:    2015-12-11 21:4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苦参
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作用。常用于皮肤病。 对由于湿热郁滞而产生的痢疾、黄疽、黄带、白带等症,可用苦参配黄柏,木香、茯苓、车前子(布包)、白芍、茵陈,苡米、龙胆草等同用。对于由湿热蕴结而 ...
分类:    2015-12-11 21:45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凉血药-赤芍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 flora Pall.、草芍药(卵叶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川赤芍(毛果赤芍)Paeonia veitchiiLynch 等的根。亦名赤芍药(《本草经集注》)、红芍药(《圣济总录》)等 ...
分类:    2015-12-11 21:4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金匮方解篇-外感痉湿暍疟
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 四钱 桂枝 白芍 炙草 生姜 各三钱 大枣 六钱 治荣卫外感,身体强,几几然汗出恶风,脉反沉迟,病柔痉者。 (卫外感,发热恶寒,身强而背几几反折,——删去)恶风汗出,此中风之桂枝汤证, ...
分类:    2015-12-11 21:4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胡黄连
胡黄连味苦,性寒。主要有消疳积,退劳热的作用。小儿不注意饮食或有寄生虫病而致伤害脾胃,影响消化,渐致疳积(腹大青筋.食欲不振,四肢消瘦,下午低热,头发干枯打缕,睥大等),可用本品配焦三仙、槟榔,炒内金 ...
分类:    2015-12-11 21:4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08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在满不通者,可 ...
分类:    2015-12-11 21:45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凉血药-牡丹皮
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根皮。亦名牡丹根皮(《本草纲目》)、丹皮(《本草正义》)等。味辛、苦,性凉。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消淤。主治:热入血分、 ...
分类:    2015-12-11 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