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本气篇-两感温病
两感者,本身木气疏泄偏胜,伤及肾家藏气,肾阳外泄,肾气空虚,又感时令疏泄之气之病也。此病极危险,一为肾气丸证,一为大青龙汤加附子证。 肾气丸证,其证微恶寒微发热,全身倦怠,两足困乏,神志昏迷,脉象微弱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4条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那么这个淋家也是一种炎症,是亡津于下,那么再发汗夺其津液,必伤阴血,所以发汗 汗出之后,这个便血不是小便便血。这个淋家,现在这个病少见了,旧社会这个病多得很呐,是前阴发炎,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泻利药-牵牛子
牵牛子又名黑白丑,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下气、通二便,逐水消肿。常用于水肿并有腹水、便秘(湿热郁结而致),喘胀等症。治腹水胀满(如盱硬变腹水),常配大戟,芫花,甘遂、青皮,陈皮,轻粉等同用(例如舟车丸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本气篇-冬温
温病若发病于冬季,病势极危。因温为木气疏泄的本气,春温为木气疏泄的正病。冬季寒水封藏不密,木气拔根,故冬温人死最多,惟乌梅白糖汤最能挽回。若冬温上热下寒,足冷如冰,速服桂附地黄丸救之。冬暖必起温病。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5条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所谓疮家,不是起一个小疮就不能发汗了,所以说疮家是颈带疮、瘘啊这种恶疮,这也是丧失人的精血最厉害的,这个疮没有不出脓出血的。“虽身疼痛”,身疼痛是表证的证候了,虽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简介
本讲内容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安神,固涩,止血等药物。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本气篇-鼠疫
冬至前后,气候不寒而反热,发生鼠疫。发热,神昏,气微,心乱。兼证不一,此为主证。鼠疫者,冬温之死证也。大气冬时主藏,寒则能藏。今寒反成热,已经封藏于土下水中的阳气,发泄出来。阳气拔根,遂病鼠疫。鼠生活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6条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衄家,就是鼻子常出血的人。衄家,不是鼻子一次出血,是经常,搁个“家” 了嘛,所以这个不是说鼻子出血就不能发汗,而是经常鼻子出血的人。这个是津液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人参
人参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则性温。功能补五脏,安精神,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大补人体元气。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抢救虚脱,凡久病气虚,或大量失血,或急性暴病所致的突然气微欲绝,四肢厥冷,虚汗淋漓,神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7条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家,就是大失血的人。那么这个虚,头前有了,所以发虚人之汗,虚厉害了,要寒栗而振,就是打寒战,就是虚极必要陷阴证的,就是阴寒证。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本气篇-湿温
温病数日,午后增热,头痛胸闷,舌苔润腻而不加渴,此为湿温。病难速已。方用三仁汤 薏苡仁 三钱 苦杏仁泥 三钱 蒄仁 一枚 半夏 二钱 生甘草 一钱 白糖 五钱 乌梅 二枚 温病乃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之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党参
党参性味甘平。主要功用为补气健牌。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以治疗气虚证。 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健脾胃,脾胃之气不足,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本品能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本气篇-温病的坏病
病在荣卫,舌无苔,脉洪虚,乌梅白糖汤,归回相火,补益风木,恢复津液,疏泄滞气,补益中气,病即自愈,不坏也。病在荣卫,舌无苔,脉虚小,三豆饮补益木气,养中息风,病即自愈,不坏也。兼感寒者,加薄荷,以开卫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2:0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88条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方(方佚) 汗家,就是平时出汗的人,老盗汗呐,身上老喜出汗。那么这个不是一般微微有汗,就不能发汗了,不是的。所谓这个汗家,就是久久体虚出汗的人。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2:0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开清气,托疮毒,利小便。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固表止汗:平素体弱的人,或久病重病之后,表虚卫气不固,常有自汗,易受风寒感冒等情况。治疗表虚自汗,可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2:08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