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下级分类:
金匮要略方论
|
温病条辨
|
黄帝内经灵枢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素节注类编
|
内经博议
|
内经评文
|
内经知要
|
难经
|
难经悬解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金匮钩玄
|
金匮要略心典
|
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二注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金匮翼
|
类证活人书
|
中藏经
中藏经-卷上-传尸论第二十
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其候或咳嗽不巳,或胸膈妨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其于脉证,具如篇末。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王于春。 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 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 实而微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胆者,中正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焉,言能喜怒刚柔也,与肝为表里,足少阳是其经也。 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 又,玄水发则其根在于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心者,五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也。 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此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小肠者,受盛之腑也,与心为表里,手太阳是其经也。 心与小肠绝者,六日死。经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 又,心咳久不已,则传小肠,小肠欬则气欬俱出也。 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上-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脾者,土也,谏议之官,主意与智,消磨五谷,寄在其中,养于四旁,王于四季,正王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阴是其经也。 扁鹊曰:脾病则面色萎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虚则精不胜,元气乏,失溺不能自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上-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足阳明是其经也。 胃气绝,则五日死;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满,引水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上-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肺者,魄之舍,生气之源,号为上将军,乃五脏之华盖也。外养皮毛,内荣肠胃,与大肠为表里,手太阴是其经也。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 有寒则善欬,实则鼻流清涕。凡虚实寒热,则皆使人喘嗽。实则梦刀兵恐惧,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上-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 寒则泄,热则结,绝则泄利无度,利绝而死也。热极则便血。 又,风中大肠,则下血。 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中-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男以闭精,女以包血,与膀胱为表里,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王于冬。 其脉沉濡曰平,反此者病。其脉弹石,名曰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为不及,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中-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膀胱者,津液之腑,与肾为表里,号曰水曹掾,又名玉海,足太阳是其经也。总通于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也。 伤热则小便不利,热入膀胱则其气急而苦,小便黄涩也。膀胱寒则小便数而清也。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中-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09
中藏经-卷中-论痹第三十三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洽,入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而又有筋肉血脉气之五痹也。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入于肾则名骨痹,入于心则名血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09
中藏经-卷中-论气痹第三十四
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 ...
分类:
中藏经
2015-12-7 21:09
1
2
3
4
5
6
7
8
9
10
... 74
/ 7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