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中藏经-卷中-论血痹第三十五
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抟,遂成其咎,故使人血不能荣于外,气不能养于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于下,下先枯则下不 ...
分类:    2015-12-7 21:09
中藏经-卷中-论肉痹第三十六
肉痹者,饮食不节,膏梁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腠理疏,则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久不治,则为肉痹也。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 ...
分类:    2015-12-7 21:09
中藏经-卷中-论筋痹第三十七
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故曰筋痹。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然后服饵汤丸。治得其宜,即疾瘳已,不然则害人矣。其脉 ...
分类:    2015-12-7 21:09
中藏经-卷中-论骨痹第三十八
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日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邪气妄入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 ...
分类:    2015-12-7 21:09
中藏经-简介
现存之《中藏经》,传说为华佗所作,有名邓处中者尝为该书作序,言此书系从华氏寝室遗藏中获得,然语多怪诞,颇不足信,且《隋书》及新旧《唐书》均未着录,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
分类:    2015-12-7 21:08
中藏经-序
华氏中藏经。见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同云汉谯郡华陀元化撰。宋史艺文志。华氏作黄盖误。 今世传本有八卷。吴勉学刊在古今医统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见赵文敏手写本。卷上。自第十篇 ...
分类:    2015-12-7 21:08
中藏经-卷上-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此天地之常也。 人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 ...
分类:    2015-12-7 21:08
中藏经-卷上-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 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 ...
分类:    2015-12-7 21:08
中藏经-卷上-生成论第三
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脏者,肺 ...
分类:    2015-12-7 21:08
中藏经-卷上-阳厥论第四
骤风暴热,云物飞飏,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寒,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 ...
分类:    2015-12-7 21:07
中藏经-卷上-阴厥论第五
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飖,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壤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 ...
分类:    2015-12-7 21:07
中藏经-卷上-阴阳否格论第六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疽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 ...
分类:    2015-12-7 21:07
中藏经-卷上-寒热论第七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于下,则 ...
分类:    2015-12-7 21:07
中藏经-卷上-虚实大要论第八
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 肠鸣气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活,按 ...
分类:    2015-12-7 21:07
中藏经-卷上-上下不宁论第九
脾病者,上下不宁,何谓也?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 ...
分类:    2015-12-7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