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内经评文-卷九-五禁第六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岐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岐伯曰。补泻无过其度。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岐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 ...
分类:    2015-12-5 21:21
内经评文-卷九-动第六十二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言诸动脉皆胃气所贯也故下文三项皆跟定胃字)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 ...
分类:    2015-12-5 21:21
内经评文-卷九-五味论第六十三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 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
分类:    2015-12-5 21:21
内经评文-卷九-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少征与太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太角。调右足少阳下。太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行针第六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上膈第六十八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 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寒热第七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 。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鼠 也。皆寒热之毒气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 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疑当作不汗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 ...
分类:    2015-12-5 21:20
内经评文-卷十-通天第七十二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谓今但愿 ...
分类:    2015-12-5 21:19
内经评文-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黄帝曰。用针之 ...
分类:    2015-12-5 21:19
内经评文-卷十一-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风水 ...
分类:    2015-12-5 21:19
内经评文-卷十一-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 。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 者。刺腑输。去腑病也。去爪者 ...
分类:    2015-12-5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