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外科类
订阅

外科类

外科启玄-卷之二-明肥人疮疡治法论
夫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形体外实者多肉。内虚者属气虚。故气虚之人生疮疡故多痈。痈者壅也。属阳在表。气虚即表虚。故多浮肿于外。皮薄色赤。宜内托之。使邪不内陷则易溃而易完。丹溪云。肥人宜二陈汤加人参 归术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全生集-黄序
是编乃林屋散人出其家传枕中秘,不为自私自利之谋,而亟亟焉以济人为急务。呕出心肝,尽情昭揭。以阴阳辨痈疽之别,以赤白明阴阳之着,实能补古方书所未逮。其词简,其法易,虽不明医者,亦开卷了然于心目也。往岁余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启玄-卷之二-明瘦人疮疡治法论
夫瘦人多火多血虚。血虚即阴虚。阴虚即火盛。火盛即发热。筋骨瘦而不胜于寒。盖皮宽肉缓。如生疮疡则多疽。疽者阻也。属阴。因荣血受凝注不从。正是阴滞于阳。血滞于气。则为疽也。又云疽乃五脏之毒。痈为六腑之毒。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理例-卷二-论内托散五十八
精要谓一日至三日进十数服。防毒气攻脏腑。名护心散。切详绿豆解丹毒。又言治石毒甘入阳明。性寒能补为君。以乳香去恶毒。入少阴。性温善窜为佐。甘草性缓。解五金八石及百药毒为使。想此方专为服丹石发疽者。设不因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全生集-王序
余自幼闻痈疽有不可治之症,名曰阴发。五六岁时,舅氏子京先生以骨槽风亡,问之长老,云:久则成痨瘵也。甲午岁,子仁丈患骨槽风,始甚剧,后按《外科症治全生》法,治辄愈。余取其书观之,乃知阳为痈,阴为疽,骨槽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启玄-卷之三-明疮疡权变通类活法论
夫疮疽等症。种种不同。又况五土所产浓薄。人之老幼虚实。形志苦乐不等。各有所宜。岂有一法一方而通哉。然医之精通。悟之权衡机变。孰敢以一定之方而求愈者鲜矣。丹溪云。以古方而治今人之病。如拆旧屋而改盖新房。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理例-卷二-论神仙追毒丸五十九
精要曰。初成脓宜烙。得脓利为效。亦服追毒丸。 丹溪曰。追毒丸下积取毒之药。决无取脓之效。今用烙而得脓。若在里而血气实。则脓。如托不出。何不以和气活血药。佐以参 补剂。使脓托出也。其方用五倍子。消毒杀虫解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全生集-马评汤序
《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祝药、 杀之剂。注云: 谓刮去脓血,杀谓以药食其恶肉。又曰: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注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合黄 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启玄-卷之三-明疮疡宜随症用药论
凡疮疽之症。苦于痛痒。在人之虚实。脉之浮沉。症之表里。如肿 初起。当以内疏。既成之后。即当内托。止痛排脓。已溃之后。须当大补。此乃正治之法也。外兼余症。亦当随之加减合宜而安。稍陈几味。 以明随症之宜。略 ...
分类:    2015-12-7 22:21
外科理例-卷二-论独胜散六十
谓痈疽皆绿气滞血凝。或因怒气所致。用香附子去毛。以生姜汁淹一夕。研干为末。白汤调服二钱。无时。 丹溪曰。本方谓疽后常服。半年尤效。此皆施于体实气郁之人也。 一人浓味气郁。形实性重。年近六十。背疽。医与他 ...
分类:    2015-12-7 22:20
外科全生集-马评吴序
光绪丙子秋,儿子庚生病胃胀痛,百治不瘳。耳孟河马培之先生医声,挈儿子就河庄求治。日坐先生旁,见其就诊者,日数百辈。其以疡毒来证者,去寻丈外,即听声 色,洞达症结。讶其先嘱之奇,间诘之,因谓予疮疡之发, ...
分类:    2015-12-7 22:20
外科启玄-卷之三-明疮疡随经加减论
随经者引经必要之药也。引者导引也。引领也。如将之用兵。不识其路。纵兵强将勇。不能取胜。如贼人无抵。脚不能入其巢穴。叩之箱篑此理也。故用引经药。不可不知。太阳经疮疽生于巅顶之上。必用羌活 本麻黄。在下黄 ...
分类:    2015-12-7 22:20
外科理例-卷二-论柞木饮子六十一
干柞木叶(四两半) 干荷叶中心蒂 干萱草根甘草节 地榆(各一两) 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碗。分二服。早晚各一服。未成者自消。脓者自干。 丹溪曰。荷蒂去恶血。萱根下水。解毒。利胸膈。柞木有芒刺。能驱逐。地榆主 ...
分类:    2015-12-7 22:20
外科全生集-自序
明·刘诚意伯言:药不对症,枉死者多。余曾祖若谷公《秘集》云:痈疽无一死症。而诸书所载,患生何处,病属何经。故治乳岩而用羚羊、犀角,治横 而用生地、防己,治瘰、恶核而用夏桔、连翘。概不论阴虚阳实,惟多用 ...
分类:    2015-12-7 22:20
外科启玄-卷之三-明疮疡汗下和大要三法论
经云。汗之则疮已。言疮之邪自外而入。脉必浮数而实。在表故当汗之。邪从汗出。毒自消散。又恐邪之入里。即内托之意也。如内之外者。因七情所得。脉必沉数而实。当先疏其内。以绝其源。不令外出是也。不内外因者。是 ...
分类:    2015-12-7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