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针灸类
订阅

针灸类

针灸易学-卷上-针灸源流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易学-卷上-一手法
(手法歌、修针、取寸、持针、定神、补泻法、退针、合法、晕针) 手法歌 三阴三阳气血分,凝滞全凭用金针,左指点穴知真所,右手持针须静心。补要久留虚不虚,秘诀深。诚欲劳心劳力学,必往愈明愈哲寻。譬如闭户造车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十一、欲刺井当刺荥
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 滑氏曰:诸经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浅薄之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甲乙经-卷九-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少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足太阳大络,视其结络脉与厥阴小结络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少腹尤甚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络在太阳、少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问对-卷之下-十五络脉歌
(经之横支交接他经者) 歌曰。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 ...
分类:    2015-12-9 20:45
针灸易学-卷上-二认症定穴
《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盖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见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 ,赤如 血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问对-卷之下-周身经穴相去分寸歌
肺经 太阴肺兮出中府。云门之下一寸所。云、门气户旁二寸。人迎之下二骨数。天府腋下?陷中勘。太渊掌后横纹端。鱼际节后散脉间。少商大指内侧寻。一十一穴凭君算。 大肠经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号商阳。本节前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甲乙经-卷九-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 上以长针。气逆,取其太阴、阳明。厥甚,取太阴、阳明动者之经。 三焦约,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大便难,中渚及太白主之。大便难,大钟主之。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十二、经脉流注
二十三难曰: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荥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甲乙经-卷九-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疝遗溺癃第十一
黄帝问曰:刺节言去衣者,刺关节之支络,愿闻其详。岐伯对曰:腰脊者人之关节,股 者人之趋翔,茎睾者身中之机,阴津之候,津液之道路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流而下溢于睾,水道不通,炅不休息,俯仰不便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易学-卷下-三寻穴
寻穴歌 金针奥妙素称奇,按经详推夫何疑。十二经中十五络,金水木火土不移。奇经八脉阳阴跷,虚用补法指里转,实行泻法指外驰。或补真阳元气复,或泻余邪病即离。诚能晓得个中妙,天下归仁称上医。 井荥俞原经合横图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十三、奇经八脉
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滑氏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问对-卷之下-经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主。足胃厉兑头维三。脾部隐白大包参。膀胱晴明至阴肾经涌泉俞府住。心包中冲天池随。三焦关冲耳门推。胆家窍阴瞳子 。肝经大敦期门绍。手心少冲极泉来。小肠少泽听宫罢。十二经穴始终 ...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甲乙经-卷九-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痔痛,攒竹主之。痔,会阴主之。凡痔与阴相通者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皆主之。痔骨蚀,商丘主之。痔,篡痛,飞扬、委中及承扶主之。痔篡痛,承筋主之。脱肛下,刺气街主之。
分类:    2015-12-9 20:44
针灸素难要旨-卷一 难经-十四、十五络脉
二十六难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 滑氏曰:直行者谓之经,傍行者谓之络。经犹江汉之正流,络则沱潜 ...
分类:    2015-12-9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