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06例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临床多反复发作。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症10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中男性58例,女性48例;年龄33~69岁,平均55.8岁。其中颈 ...
分类:    2015-12-4 12:23
辨证为主治疗慢性唇炎32例
  慢性唇炎为唇病中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反复发作,持续难愈,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和西药外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性10例,女性22例。年龄 ...
分类:    2015-12-4 12:22
外用丹黄消炎液治疗糖尿病足坏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四大血管合并症之一,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定义: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者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 ...
分类:    2015-12-4 12:22
曲竹秋教授治疗瘿病的临床经验
 曲竹秋教授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近40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方面,成绩尤为突出,现仅就曲师治疗瘿病的独到之处,整理介绍如下。   “瘿”又称“瘿气”,其名首见于《尔雅》,许慎《说文解 ...
分类:    2015-12-4 12:22
痔疮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关于痔的分类,明代《外科启玄》分为24痔,计有脏痈痔、锁肛痔、莲花痔、内外痔、杨梅痔、核桃痔、石榴痔、鸡心痔等。从这些病名可以看出,痔的分法主要是凭借作者的经验,比较直观,多数是按形态分。痔的发病率 ...
分类:    2015-12-4 12:22
红斑狼疮诊治经验记要
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可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红斑狼疮主要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间还有播散性盘状红 ...
分类:    2015-12-4 12:22
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
笔者运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效果满意。所治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病程6个月~3年不等。  治疗以当归饮子加减,基本方组成:当归10g,熟地20g,白芍10g,刺蒺藜10g,何首乌10g ...
分类:    2015-12-4 12:22
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陈旧性骨折腰痛
广东体育医院的李小明医师等以补肾活血汤为主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治疗老年陈旧性骨折腰痛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新中医》2005年第37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内服自 ...
分类:    2015-12-4 12:22
刘复兴治疗银屑病心法
刘复兴主任医师为云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年,擅治皮肤疑难杂症。刘复兴对银屑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现将笔者跟师一年来,导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归 ...
分类:    2015-12-4 12:21
皮肤病的中医整体调节疗法
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是中医学精髓的具体体现。就皮肤病而言,由于其辨证与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客观上容易造成重局部而忽视整体的片面倾向,以致影响治疗效果。强调皮肤病的整体调节治疗,对 ...
分类:    2015-12-4 12:21
沈舒文中医治贲门失弛缓症经验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食管下段神经肌肉功能不良引起,以食管缺乏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主要特征,在1674 年由托马斯威廉斯爵士首次提出了本病。其病因不明,主要是与病毒感染 ...
分类:    2015-12-4 12:19
解毒化瘀散结汤治乳痈
乳痈是乳房部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病症,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至4周内。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导致溃脓,不仅威胁产妇的健康,而 ...
分类:    2015-12-4 12:19
顾植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乳汁外溢及丘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医圣仲景《伤寒卒病论》中的一张名方,临证若使用恰当,可治疗许多疾病。笔者拜师顾植山先生之前,虽已在临床工作30余年,但使用此方疗效满意者少。参阅历代医家之诠释,亦多深奥难懂,很难用于实践 ...
分类:    2015-12-4 12:19
徐经世同病异治疗紫斑
第二届国医大师徐经世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辨证灵活,用药精准,善于异病同治,同病异 ...
分类:    2015-12-4 12:19
肠液下溢之辨证施治
笔者在临证中按照中医理论并结合肠病专科的特点,对肠液下溢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简述如下。1 大肠湿热  症见粘液从肠内溢出,质稀或黄稠如膏,肛门瘙痒伴后重感,肠内隐痛,排便不爽,尿赤,口干苦,舌 ...
分类:    2015-12-4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