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熊继柏丹栀逍遥散治乳癖
  李某,女,23岁,门诊病例。  2009年3月13日初诊:双乳肿块2个月,伴月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经血色暗,舌淡红,舌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上象限各有1~2枚小结节,质地中等,边界清,可推移, ...
分类:    2015-12-4 10:55
姜志芳辨治盆腔炎经验
  湿聚成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产物;冲任二脉损伤是主要病机,导致了脏腑功能失调;即使是寒湿症,起始亦有湿热的过程,所以祛湿清热法是治疗盆腔炎的关键。  肝经郁久内炽,下克脾土 ...
分类:    2015-12-4 10:55
刘奉五:温补联手治闭经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之药配入方中,以冀温 ...
分类:    2015-12-4 10:55
段亚亭治盆腔炎、卵巢早衰经验
  更年期综合征易出现潮热易汗、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等症状。治疗当以滋补肝肾为主,使肝肾得以滋养,虚火自平。  盆腔炎属中医热疝、癥瘕、痛经、带下等病范畴,多见于已婚妇女;每因正气不足,病邪趁虚而入,湿 ...
分类:    2015-12-4 10:55
产后久咳怎么治疗?不可见咳止咳
  产后咳嗽是新产妇女在产褥期特殊生理状态下发生的症状,其成因复杂,多反复难愈,迁延日久可演变为哮喘等,对产后的身体恢复极为不利。笔者查阅文献,以历代医家的论述为指导,择用《古今录验方》百部汤加减治疗 ...
分类:    2015-12-4 10:54
产后皮疹、胁痛医案
  调和法是《伤寒论》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通过调和手段达到化解、祛除病邪的目的。凡六经病症因阴阳不调出现营卫不和、肝脾不调、气血不畅、上热下寒等临床表现时,应用调和法治疗往往随手取效。  调和 ...
分类:    2015-12-4 10:54
调经治头痛
  患者邓某,32岁,每遇行经即头痛头晕,甚则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几月来症状时有加重。近期经行之际,头晕阵作,苦不堪言,工作学习均大受影响。数次前来求诊。  笔者观其心烦易怒,消瘦面红,口干口苦,脉弦舌 ...
分类:    2015-12-4 10:54
乳痈发热案
  郑某,女,27岁,2007年6月19日初诊。  患者产后3月,因乳头内陷,吮乳困难,乳汁不畅,致使乳房红肿,渐成乳痈,经保守治疗未果,遂切开排脓引流。然术后持续发热,体温38.7°C,且刀口不愈合,脉象虚而无力 ...
分类:    2015-12-4 10:54
疏肝散结治乳核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多以无痛性肿块就诊。可为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乳 ...
分类:    2015-12-4 10:54
疏肝补肾安神 治更年期综合征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饮食习惯的转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据统计,我国女性更年期年龄从45岁开始到55岁左右,个别早的可提前到35岁,晚的到62岁。现代医学认为 ...
分类:    2015-12-4 10:54
治妇科病脾胃为本
  《内经》云:“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而妇人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然冲任隶属于阳明,因此,调理脾胃在妇科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调理脾胃 ...
分类:    2015-12-4 10:54
班秀文六经辨治妇科病
  前贤有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琴亦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诸位医家的论述皆说明: ...
分类:    2015-12-4 10:53
治痛经须重视年龄、体质与情志
  痛经乃妇科常见病,多在妇人经行之际或经行前后发作,以少腹或小腹疼痛为主症。笔者临证每遇痛经常从患者的年龄、体质、情志等多方面因素辨证施治,每获良效。  痛经与年龄  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 ...
分类:    2015-12-4 10:53
熊继柏高热并发斑疹案
  屈某,女,19岁,学生。  2005年11月2日初诊:患者诉高热40余日,每日热势均高达40℃,全身发斑疹,在省级某医院住院治疗1月余,高热、斑疹均未减退,医院尚无确切诊断结论。  诊见:患者身热如火,一身遍布 ...
分类:    2015-12-4 10:53
班秀文:从太阳经辨治妇科病
  前言: 清代名医周徵之曾说:“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长。”但对中医初学者来说,如何从医案中解析名老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是一个难题。今有马继松、吴华强、江厚万、朱建华等 ...
分类:    2015-12-4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