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李士懋凭脉辨证运用新加升降散治外感发热
恩师李士懋教授是全国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上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形成了以“脉诊为重心”的辨证论治方法。临证“首分虚实”,“善用经方”。以 ...
分类:    2015-12-4 05:21
李士懋应用乌梅丸经验举隅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急症、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的主方,由乌梅、附子、干姜、花椒 ...
分类:    2015-12-4 05:21
孔光一治疗发热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光一教授,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他精熟于热性疾病及内、妇、儿科疾病的诊疗,经验丰富,疗效甚佳,尤精于发热的诊治,经常有一些迁延日久的顽固性发热患者,曾经 ...
分类:    2015-12-4 05:21
魏子孝补中益气汤治亚健康状态
魏子孝,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制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工作40余年,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脏病、风湿类疾病及妇科、内科疑 ...
分类:    2015-12-4 05:21
孔光一擅治哮喘验案2例
孔光一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任医师。从医六十年, 学验颇丰, 善治温热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在临床中强调新感伏邪致病, 治疗多着眼于少阳三焦为切入, 取法 ...
分类:    2015-12-4 05:20
麻黄橘红汤解热宣肺咳喘宁
  麻黄橘红汤由麻杏石甘汤、百芩片、甘桔汤三个小方加味组成,主要用于外感风邪或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尤其适用于支气管炎的咳喘(痰热证),是毛德西教授常用的经验方,临床效果也较好。  组成:炙麻黄6~10克 ...
分类:    2015-12-4 05:20
孔光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介绍
孔光一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中医临床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50 余年,学验俱丰,临证诊治独具匠心,辨治疑难杂症每见奇效。现将孔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临证 ...
分类:    2015-12-4 05:20
孔光一诊治小儿外感咳嗽
小儿脏腑发育未全,形气未充,抵御外邪的能力较低,如喂养不当易造成肠胃积滞,生湿蕴热,又易致外邪入侵,发热、咳嗽等即为常有之患。加之病变迅速,诊治不当常致病情迁延。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光一教授在诊治小儿外感 ...
分类:    2015-12-4 05:20
孔光一治疗胃脘痛经验
胃脘痛系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 临床颇为多见。其为病常常牵连诸脏, 影响人体营养吸收, 降低生活质量。孔光一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 ...
分类:    2015-12-4 05:20
中暑中医外治四法
夏季是中暑的多发季节,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当发生中暑时,可选用以下中医方法治疗,效果不错。招数一:刮痧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 ...
分类:    2015-12-4 05:19
田玉美经方治疗脊髓炎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田玉美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宗尚《内经》,法师仲景,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疑难杂症经验。笔者有幸跟师,现列举其经方化裁治疗脊髓炎验案于下。   简某,女,1 ...
分类:    2015-12-4 05:19
田从豁针灸治疗哮喘经验
  田从豁,男,83岁,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立项,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及名誉顾问。 ...
分类:    2015-12-4 05:19
防风治呃逆、风疹等医案
  防风味辛甘淡,温而不燥,祛风止咳,解痉和胃。临证配合恰当,则能扩大运用范围。  配白术升清降浊治呃逆  单某,男,39岁,1982年4月初诊。自诉患“慢性胃炎”三年余,近一个月来因纳食失当而发呃逆,反复 ...
分类:    2015-12-4 05:19
雷昌林解表化积止多汗
  胡某,女,1岁半, 1990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盗汗半年余。其母代诉:患儿盗汗显著,每日早上起来头汗很多,枕巾湿透,面黄无华,畏寒畏热,大便干、臭,腹部热胀,晚上睡不稳,经常外感。就诊时咳嗽,流稠 ...
分类:    2015-12-4 05:19
辨脉治吐血
  吐血,指血从口中出,无声无咳,可因郁怒、伤酒、饮食劳倦等发生,从脉辨治要点如下。  脉见洪象 肺胃积热  此类脉见沉洪或洪水,或洪数,多伴口臭便秘、口干咽燥,见此脉象多从肺胃积热论治。此乃平素过食 ...
分类:    2015-12-4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