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熊继柏痢疾下血发热案
  刘某,女,67岁,会诊病例。  1989年9月15日初诊。主管医生介绍病情:患者7日前入院,发热腹痛,泄泻每日达10余次,大便中夹有脓血,有明显里急后重,入院诊断为痢疾。从入院第三日开始,患者大便下鲜血明显增 ...
分类:    2015-12-4 04:43
刘启廷益气养血化瘀治慢性肝病
  慢性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一系列疾病,是一种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的疾病,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病机 湿热为患 虚实夹 ...
分类:    2015-12-4 04:43
千金麦门冬汤咳嗽治验一则
  彭某,女,40岁,2013年8月2日初诊。  患者因咳嗽2天就诊。自述2天前冒暑外出游玩,夜则食火锅及冰激凌等冷饮,卧又吹风扇。翌日,回家后出现恶风,流涕,咽痒而咳,痰白、黏、少,咯之不爽,胸闷,气紧,纳眠 ...
分类:    2015-12-4 04:43
袁长津疏肝解郁养血治肝郁头痛
 肝郁头痛皆与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有关,其头痛的发生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常伴有脾胃不和或心神不宁等症,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以头两侧胀痛为主,或偏头痛,或头顶胀痛,发作常与情 ...
分类:    2015-12-4 04:43
陈宝贵标本兼顾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很多见,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所致过多的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胃 ...
分类:    2015-12-4 04:43
温阳化饮治久咳
  刘某,女,36岁,2007年3月5日初诊。  咳嗽少痰2年余。每逢天气变化或吃生冷饮食时加重,阵发性咳嗽伴咽部不利、气促、不能自主。夜咳更甚,夜不能寐。偶有痰、但量少易咳出。查心电图及胸片均正常。多次用中 ...
分类:    2015-12-4 04:43
伏暑痢治验两则
  病案一  某患者,发热肠鸣腹泻3天,1982年7月1日初诊。  患者腹痛局限在脐周,相继大便次数增多;呈暗红色血水样便,一日十余次,腹疼发热不能进食,食则即吐,体温39.8℃。在某医院补液加抗感染等,用药治 ...
分类:    2015-12-4 04:42
慢性泄泻:温脾暖肾 理气化湿
  慢性泄泻常以脾肾亏虚为本,虚实夹杂,其久病不愈,并非邪气之盛,而是正气不足,无力驱邪,病邪留滞,更伤正气,互为因果,迁延缠绵。故补脾肾之阳气,增强抗病能力,是祛除病邪的先决条件。此外,情志不遂也是 ...
分类:    2015-12-4 04:42
熊继柏治疗急暴呕血案
  阳某,女,56岁,出诊病例。  1997年8月7日初诊:晚10点,邻人一老者叩门求救,其妻突然大呕血,危在顷刻。遂急往视之。  笔者见患者仰靠于床头,不能动弹,其被子和蚊帐上到处都有鲜血。原来她当晚正在打牌 ...
分类:    2015-12-4 04:42
李士懋平脉辨治高血压经验
  弦滑脉为痰涎内阻,邪气阻滞,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气血激扬化风而显脉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之风痰,不是外感所致,而是素体脾虚,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则变化为痰。  《四言举要》云:“火郁多沉。”此 ...
分类:    2015-12-4 04:41
祛风散邪辨治外感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又称髓海,脏腑之精血阳气皆上注于头。在病理情况下,或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诸经痹阻;或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内郁;或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或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或血瘀阻塞脑络 ...
分类:    2015-12-4 04:41
微汗解表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20%左右的人在一生中患过荨麻疹。其损害皮肤表层,表现为红色葡行边缘、中央苍白的团块皮疹,有时可融合成巨大风团。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疹块损害,瘙痒剧烈 ...
分类:    2015-12-4 04:41
长期咳痰治验
  患者,男,48岁,因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已近10年,于2013年7月前来就诊。  患者曾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每于受凉及劳累后症状加重。一周前不慎感冒,服用西药及中成药后症状不见好转,故 ...
分类:    2015-12-4 04:41
透邪解毒法除反复高热
  马某,男,11岁,2012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半年来反复发作性高热,发病时体温达40℃,发病时用抗生素、激素治疗能退热,停药一周左右则复发,高热不退。在北京某大型综合医院检查,所有西医检查项目(骨髓 ...
分类:    2015-12-4 04:41
以消为补,针药并施治哮喘、积滞
  任宝成治疗小儿病着重脾胃,并强调“以消为补”,重视消导法的临床应用。除小儿泄泻、小儿积滞等疾患外,其他疾病如小儿反复外感、咳喘等亦重视此法,往往在治食过程中邪势也渐衰退。  小儿疳积者多脾胃虚弱, ...
分类:    2015-12-4 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