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彭胜权治反复间歇性发热验案
彭胜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O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师侧,见其临证治愈疑难病者众多, ...
分类:    2015-12-4 03:15
王行宽治心悸、颈椎病医案
  心悸案:刘某,女,49岁。  心脉之运行,除取决于心脏阴阳气血之盛衰,尚有赖于肝气之疏泄,肺气之治节,脾气之转输,肾气之煦养,故血脉关乎五脏。患者心悸时作,胸闷气短,动则较著,纳食如常,口不甚渴,夜寐尚谧,大便 ...
分类:    2015-12-4 03:15
王有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介绍
王有奎原是太原中医研究所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山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老年病学会委员,为太原市呼吸病学科带头人,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 ...
分类:    2015-12-4 03:15
吴志英治疗肾性血尿经验介绍
吴志英是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其自拟经验方用于治疗肾性血尿等疾病,屡有效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撷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 ...
分类:    2015-12-4 03:14
从肾虚治咳
  感冒、咳嗽多属中医伤寒、温病的范畴,常为人体外感风寒、风热等外邪后,营卫失和、外邪犯肺、肺气失宣,表现为流涕、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咽痒流泪、咳嗽等症状。如医治不善,可生变证,如已无 ...
分类:    2015-12-4 03:14
从肝论治胃病验案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化湿,湿邪凝聚成痰,导致痰气交阻于咽 ...
分类:    2015-12-4 03:14
失眠外治法
  1.制半夏15克,朱茯苓、陈皮、胆南星、石菖蒲、远志、淡竹叶各10克,柏子仁6克,炙甘草5克。水煎取汁,以纱布浸取药液,略拧干后热熨双目。每晚一次,每次15~30分钟。  2.磁石30克,茯神20克,五味子l0克,刺 ...
分类:    2015-12-4 03:14
景天保元汤治劳累型心绞痛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弱者不在少数,尤其是劳累型心绞痛辨证属于心气虚型为数更多。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胸痹篇中的气虚(气阴两虚)型选用人参养荣汤合生脉散治疗,经反复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
分类:    2015-12-4 03:14
大承气汤治疗内伤便秘
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内伤便秘的患者日渐增多。笔者常用大承气汤合他方治疗内伤便秘,收效较为理想。  曾治马某,男,82岁。2010年11月18日初诊。近2周大便不行,腹胀烦乱,不得少安。自服“ ...
分类:    2015-12-4 03:14
梅国强半夏治失眠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作用,外用可消肿止痛。临证加减可用于多种痰证,对于胃气上逆之呕吐亦甚为常用,可治疗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半夏用于治疗 ...
分类:    2015-12-4 03:14
引火归元治咽痛
  刘某,女,42岁,2011年6月10初诊。咽部不适,疼痛半年有余,经诊断为慢性咽喉炎。服中西药多种,罔效。每遇劳累则咽痛加重,咽中有痰难咯,口干喜冷饮,午后低热,常并发口腔溃疡,大便溏薄,小便黄短。诊见: ...
分类:    2015-12-4 03:13
闭汗症验案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花样繁多,闭汗症也是颈椎病惹的祸。  去年秋天,笔者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郭某,42岁,农场工人,在家人搀扶之下,艰难地走进了笔者的诊室。自诉在37~38℃的高温季节,在烈日当空的农场劳 ...
分类:    2015-12-4 03:13
从痰瘀论治下肢发热
  冀某,女,52岁。2011年11月初诊。右下肢发热伴腹部胀满3年余。2008年3月,患者自觉右下肢膝关节以下发热,初起尚轻微,以后热势日甚,约半年后,症状表现为夜间发热,每晚12点过后至天明,右下肢发热如火烤。后 ...
分类:    2015-12-4 03:13
刘伟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依赖经验
刘伟胜是广东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刘教授从医40余载,擅长治疗呼吸、肿瘤疾病及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依赖经验 ...
分类:    2015-12-4 03:13
鱼腥草治尿路感染
鱼腥草,别名蕺菜,始见于《名医别录》,因茎叶中有浓烈鱼腥味,故名,属药食两用之列,可炒食或凉拌,采集广泛,为黔人餐桌上必不可少之品。该品辛,微寒,归肺、肾、膀胱三经,功效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现代医学亦 ...
分类:    2015-12-4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