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三仁汤治疗湿热困阻发热
患者赵某,男,58岁。2周前发热,经静脉滴注抗生素9天,发热控制,但仍感周身不适,影响工作,于2010年12月8日邀余至家诊治。诊见:自觉周身困乏无力,晨起口苦,口唇干燥,口内欠清爽,痰黏胸闷,咽喉不利,鼻塞, ...
分类:    2015-12-4 02:34
升降并用愈癃闭
殷某,男,68岁,公路段退休工人,2009年12月5日初诊。患肺结核并胸膜炎多年,右侧胸膜肥厚,包裹性积液3年未愈。几天前感受风寒而感冒,经治疗好转。前天晨起突然小便滴沥不出,尿道涩痛,痛如针刺,遂入住某县医院 ...
分类:    2015-12-4 02:34
清喉利咽汤加减治疗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多为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 或有慢性咽喉炎失治误治的病史。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痒、疼痛、干咳、声音嘶哑。近5年来, 笔者运用自拟清喉利咽汤加减治疗该病,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www ...
分类:    2015-12-4 02:33
辛开苦降法治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案
胃肠功能紊乱是外科腹部术后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在“结石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普外科术后多见。由于手术可以使中气受损,加之术后患者多卧床休息,又有精神紧张以及胃肠蠕动失常等多种原因, ...
分类:    2015-12-4 02:33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体会
笔者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述如下。1 急性期 此期是症状最重的阶段,患者每日脓血便多次,重者达10余次。此时的治疗以止泻、止痛为主。疗效的好坏取决于治则是否正确、全面。 急性期基本方: ...
分类:    2015-12-4 02:33
重用柴胡治疗左肝叶切除术后发热
孙某,男性,63岁,因左肝叶切除术后低热两月就诊。1995年B超发现左肝内结石,遂于7月初行左肝叶切除术。术后引流不畅,有较多积脓,经多次排脓,仍有少量脓汁无法抽出。患者术后低热两个月余,体温晨起正常,下午升 ...
分类:    2015-12-4 02:33
治疗老年喘咳自拟方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一治疗喘咳的经验方,命名曰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症见喘咳气短,动则加重,吐痰不利,唇甲紫绀者。验之临床,每有良效。该方由白芥子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 ...
分类:    2015-12-4 02:33
顾植山辨证用药止胃痛
瞿某,女,55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胃脘疼痛多年,嗳气,灼心,吐酸,口舌生疮,形体消瘦,语音低微,周身畏冷,面色萎黄。舌苔微黄厚腻,脉沉弱。拟黄芪建中法。处方:上黄芪30克,川桂枝15克,炒杭芍20克,炙甘 ...
分类:    2015-12-4 02:33
重用细辛治顽固性头痛
易某,女,40岁,2009年6月初诊。因间断头痛20余年就诊。其间患者间断发作头痛,近日头痛频繁,持续时间渐长。头颅CT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刻下症见:头痛,畏寒,眠差,经期前后乳房疼痛,纳可,二便调,舌暗,舌底滞 ...
分类:    2015-12-4 02:33
大黄牡丹汤临证发挥
  笔者将金匮大黄牡丹汤广泛运用于感染性疾病,如胆囊炎、盆腔炎等疗效确切。  案1 急性胆囊炎  患者靳某,男,33岁,反复剑突下及右胁肋疼痛3月余,并伴有脘腹胀满,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近因过食油腻食物 ...
分类:    2015-12-4 02:32
攻补兼施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破”、“口疡”、“口糜”、“口疳”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致湿热蕴毒,伏藏于内,或外感湿毒,湿热浊毒流注,火毒循经环络上攻 ...
分类:    2015-12-4 02:32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女性腹胀医案
望舌形是中医临床辨证中非常关键的内容。齿痕舌即为异常舌形的一种,指舌体边缘可见牙齿的痕迹,又名齿印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医家多认为其主脾虚和湿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明确提 ...
分类:    2015-12-4 02:32
缪希雍膏方加减愈中风偏瘫
李某,男,64岁。2005年5月9日初诊。右半身不遂7天,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患者有高血压病史9年,高大肥胖体型,平素易困倦乏力,腰困腿酸,夜间加重。7天前突然发现右半身不遂,右上肢麻木,嘴向右歪斜,漏气漏水 ...
分类:    2015-12-4 02:32
麻黄汤巧治过敏性鼻炎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 ...
分类:    2015-12-4 02:32
刘弼臣教授用“角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临床上将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称为“药对”,这是中药配伍的最常用的形式,而三味药一组的配伍也是很常见的,并且源远流长,能够弥补“药对”所不能满足的临床病症,有人将此种配伍形式称之为“角药 ...
分类:    2015-12-4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