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疾病
订阅
疾病
下级分类:
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传染病
|
肿瘤
|
其它科
|
医案
李玉奇论治消化病
国医大师李玉奇(1917~ )系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之一,首届“国医大师”之一。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对消化病研究颇深,提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新观点。 学术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2
顾植山以理气为主治疗咳逆上气、男子雌激素增高、腰痛等
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近2年笔者有幸随顾老师临证,见顾老师辨治各种疑难杂病,思路灵活,所用园机活法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2
大柴胡汤临证治疗心悸、痞满、胁痛等验案
大柴胡汤见于《伤寒论》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和《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2
李引刚临证用独活寄生汤经验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引刚主任医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2
成肇仁治疗胃痛经验
成肇仁教授是全国知名伤寒学者,教书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尤善治胃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受益良多,特总结其经验。病因病机成肇仁认为胃痛者虚实寒热错杂,但以“脾胃虚-气滞-湿阻”者为多。脾为太阴湿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灸治原发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低于10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伴有头晕、头痛、疲劳、面色苍白、消化不良;甚至四肢发冷、心悸、呼吸困难、直立性眩晕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使用灸法治疗常可取得良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邓铁涛治疗中风
林某,女,64岁,港澳同胞。初诊:1978年1月。中医人网站收集整理,更多文章欢迎登陆中 医人www.tcmer.com 患者3个月前因患脑血栓形成,左侧上、下肢完全瘫痪而入香港某医院治疗,经西医治疗3个月稍效而出院返穗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杨牧祥辨治眩晕临床经验
杨牧祥为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他从医执教近50载,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辨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高血压临证辨治思路
中医并无高血压一病,因本病多见头晕、头痛等症状,所以习惯把高血压归于“眩晕”、“头痛”范畴。笔者认为,中医辨治高血压,不应仅囿于“眩晕”、“头痛”而千篇一律应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之类,而应因证因病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大黄治疗急性中风、病毒性脑炎、肺心病医案
大黄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教授临床善用大黄,他认为,欲用好大黄,并非易事,又并非难事,只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掌握大黄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崔应珉活用温胆汤治疗中风、眩晕、失眠临证经验
崔应珉系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崔应珉教书育人、治病活人30余年。他善治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论医理能化繁为简,谈用药清晰明了。现谨录崔应珉温胆汤临床用验于此。刨根探底寻所出加减化裁尽其途温胆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1
袁长津通阳逐瘀、化气利水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由于精阜以上的前列腺、尿道周围腺体的增生,逐渐将前列腺组织挤压而成假包膜,肥大的腺体与前列假包膜可压迫尿道,造成小便不利或潴留。临床以排尿困难、小便频数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0
香苏散灵活应用治疗四时感冒、梅核气等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炙甘草、陈皮组成。香附与紫苏叶相配,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和血;陈皮理气化湿;炙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合,有芳香辟秽,理气解表之功,全方药性平和,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0
寒疫与甲型H1N1流感治疗
中医学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已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疫病又称作瘟疫,按五行可分为五类,《素问·刺法论》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的论述。根据疫病的发生发展和病邪特点,疫病主要有温疫和寒疫之分。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0
芍药甘草汤活用治痛证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29、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 ...
分类:
内科医案
2015-12-4 02:00
1 ...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 2427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