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内科
订阅

内科

刘志杰经方治疗颈肩僵痛、咳血等医案
1、颈肩僵痛案 赵某,女,46岁。初诊时间:2000年3月1日病史简要:颈肩部僵硬二月余,剧烈疼痛十五天。刻诊:颈项连及肩背部强硬,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不能自理,痛不欲生。伴胸闷、气短、心悸,心烦喜呕,头晕 ...
分类:    2015-12-4 05:33
胃胀头痛从一而治案
程某,男,23岁,2011年8月11日初诊。 主诉: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症候:胃胀满,吞酸,噫气,大便黏腻不爽。发作性眉棱骨疼痛,放射至颞部。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
分类:    2015-12-4 05:33
加味三妙丸疗热痹
2001年3月27日,吾友吕豪兄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偏瘫稍有好转,痛风之证又作,左侧踝关节红肿热痛,彻夜难眠。诊为热痹,立以笔者经验方加味三妙丸速治之。 方药:苍术、黄柏、牛膝、当归各20克,金银花、生石膏、泽泻 ...
分类:    2015-12-4 05:32
银翘贯众饮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彭某,男,31岁,1994年4月5日初诊。 患者素嗜辛辣烟酒之物,年初感冒风热,头痛咽肿,便秘尿黄,稍后胸、胁、背、手臂泛起紫斑,中西医治疗未见疗效。诊时见其胸、胁、背、手臂均有鸡蛋或拇指大小黑褐色成片紫癜, ...
分类:    2015-12-4 05:32
叶桂诊治情志致脾胃病
情志致病是中医学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源远流长, 始于《内经》, 确立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明代张介宾首次将“情志” 并称。清代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对因“七情”致脾胃 ...
分类:    2015-12-4 05:32
任占利教授辨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占利教授从医40余年,师从于我国著名神经内科专家王永炎院士,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辨治心法。笔者有幸随师侍诊4年余,诊治过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103例,总有效率98%,临床 ...
分类:    2015-12-4 05:32
忍尿致少腹胀满小便频数案
胡某,女,42岁,门诊病例, 2002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在1个月前,于某日晚19时开始与朋友们打牌,直至次日凌晨1时许。由于兴致特别高,其间只顾喝茶水,竟忘入厕小便,下牌桌后方觉小腹甚胀,小便急迫。入厕小便 ...
分类:    2015-12-4 05:32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王清任用之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由于其具有调气活血之功效,现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王琦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活用名方治疗多种疑难病证,血 ...
分类:    2015-12-4 05:31
陈宝贵教授治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主要病因有胸阳衰微,寒凝心脉;气血瘀滞,心脉痹阻;脾湿生痰,闭阻胸阳;气血不足,心脉失养等因素。治疗多从温阳散寒、 ...
分类:    2015-12-4 05:31
急咳治肺,久咳养肾
  夏去秋来,咳喘病人逐渐增多,慢性咳喘常常复发加重。对于咳嗽,中医一般采取治肺的方法,比如清肺化痰、宣降肺气等。但若咳喘日久,尤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养肾也是不 ...
分类:    2015-12-4 05:31
国医大师李士懋:汗法治疗寒凝证
  遇到头痛脑热,很多人的经验是,喝点热水、吃点感冒药,捂上被子发发汗,睡一觉就好了。这种方法用中医的术语讲,就是“发汗解表”。不过,发汗治病不止于此,国医大师、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开创的“汗法治里 ...
分类:    2015-12-4 05:31
重用薏苡仁治流行性感冒、腮腺炎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笔者重用其为主治疗常见流行性疾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临床最常见的 ...
分类:    2015-12-4 05:31
重剂白术白芍治疗“阴结”便秘
王某,男,73岁,2012年9月4日初诊。 主诉:大便秘结,近3日未解。患者反复便秘10余年,初服通腑导泻中西药物,大便得解,腹胀减轻,但停服不久再次发生便秘,反复治疗10余年。近年来便秘,腹胀症状加重,口服通腑导 ...
分类:    2015-12-4 05:31
口、眼干燥治验
吕某,性别:女,年龄:59岁。就诊时间:2012年10月5日。籍贯:北京市房山区。就诊时令:霜降。 初诊:主述:口、眼干3年。刻诊:3年前见上述症状,在协和医院行风湿免疫、CT相关检查,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此外,时有视 ...
分类:    2015-12-4 05:30
泻心汤消胃癌术后脘痞
胃癌术后患者,中医常认为大病之后,气血亏虚,多以补为主;但经此手术,脾多失运易致湿浊内生,胃失和降而清浊混淆。且饮食物“辛苦甘酸咸”五味的偏嗜,药物寒热温凉的偏盛,都会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故曾定伦认为 ...
分类:    2015-12-4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