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内科
订阅

内科

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源自于《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功能为通阳化气,健脾利水,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冠心病 盛某,男 ...
分类:    2015-12-4 03:16
脉案分析一则
  病历摘要:男,69岁,因嗜睡于2011年8月1日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睡眠增加,呼之可醒。刻下症见:多睡,呼之可醒,生活不能自理。纳可,大便调,小便自遗。既往有多次脑梗塞病史,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 ...
分类:    2015-12-4 03:16
胡思荣温胆汤加减甲状腺肿大
  胡思荣,男,1952年出生。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北省知名中医。擅长运用痰证理论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考试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癫痫、甲亢、甲减等内科疑难病。   ...
分类:    2015-12-4 03:16
卢永兵治疗血管性头痛
邱某,男,4O岁,2003年l2月2O日初诊。患者左侧偏头痛4年,每至入冬严寒时发作。近2天疼痛加剧,痛自左额角向后脑转移,上至左头顶,得温或用手按压,稍能缓和,舌淡、苔薄白,脉弦。血压正常。TCD检查示:左大脑前 ...
分类:    2015-12-4 03:15
卢永兵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周某,男,65岁,2002年12月16日初诊。眩晕约8月,起身及转动头部时加剧。近1月来出现眼前发黑,足软难行,恶心呕吐,右手指麻木,握物无力,伴耳鸣,腰膝酸软,舌淡暗、苔白厚腻,脉细尺弱。检查:Ct—s椎旁压痛, ...
分类:    2015-12-4 03:15
卢永兵治疗失眠支气管哮喘
卢永兵是揭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卢老对内科疑难病颇有研究,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撷其验案4则介绍如下。李某,女,55岁,2002年10月20日初诊。患哮喘近10年, ...
分类:    2015-12-4 03:15
卢永兵治疗失眠
张某,女,46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患失眠已半年。诊见:头晕健忘,心悸心慌,时有汗出,面色少华,每晚睡3小时左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营气衰少,卫气不足,治宜调和营 ...
分类:    2015-12-4 03:15
顽固性腹泻治验
1 下元不固,滑脱下利古某,男,54岁,2002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因腰椎问盘突出行手术治疗,术后多天未解大便,予以番泻叶50g,嘱分次泡服代茶饮。约服40g,始解大便,每天3—4次,先干结后为稀便,遂停服番泻叶。3天 ...
分类:    2015-12-4 03:15
彭胜权治反复间歇性发热验案
彭胜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O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师侧,见其临证治愈疑难病者众多, ...
分类:    2015-12-4 03:15
王行宽治心悸、颈椎病医案
  心悸案:刘某,女,49岁。  心脉之运行,除取决于心脏阴阳气血之盛衰,尚有赖于肝气之疏泄,肺气之治节,脾气之转输,肾气之煦养,故血脉关乎五脏。患者心悸时作,胸闷气短,动则较著,纳食如常,口不甚渴,夜寐尚谧,大便 ...
分类:    2015-12-4 03:15
王有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介绍
王有奎原是太原中医研究所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山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老年病学会委员,为太原市呼吸病学科带头人,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 ...
分类:    2015-12-4 03:15
吴志英治疗肾性血尿经验介绍
吴志英是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其自拟经验方用于治疗肾性血尿等疾病,屡有效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撷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 ...
分类:    2015-12-4 03:14
从肾虚治咳
  感冒、咳嗽多属中医伤寒、温病的范畴,常为人体外感风寒、风热等外邪后,营卫失和、外邪犯肺、肺气失宣,表现为流涕、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咽痒流泪、咳嗽等症状。如医治不善,可生变证,如已无 ...
分类:    2015-12-4 03:14
从肝论治胃病验案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化湿,湿邪凝聚成痰,导致痰气交阻于咽 ...
分类:    2015-12-4 03:14
失眠外治法
  1.制半夏15克,朱茯苓、陈皮、胆南星、石菖蒲、远志、淡竹叶各10克,柏子仁6克,炙甘草5克。水煎取汁,以纱布浸取药液,略拧干后热熨双目。每晚一次,每次15~30分钟。  2.磁石30克,茯神20克,五味子l0克,刺 ...
分类:    2015-12-4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