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疾病
›
医案
订阅
医案
自配中药治湿疹
自配中药治湿疹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6日 □ 李永明 张可堂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镇中心卫生院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 ...
2015-12-17 09:49
活涩并用治崩漏
活涩并用治崩漏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6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历代医家对崩漏论述甚多,证类上分“阴虚血热妄行者”、“肝经怒火动血逆气未散者”、“血有滞逆而妄行者”、“去血过多血脱气 ...
2015-12-17 09:49
产后风湿多因“不荣”或“不通”
产后风湿多因“不荣”或“不通”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6日 □ 考希良 周太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产后风湿症状亦称“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病”、“产后风湿痹痛”等,是一个发生于产后(包括流产、小产) ...
2015-12-17 09:49
孟氏经穴透皮疗法操作
孟氏经穴透皮疗法操作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1日 传统的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透皮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石家庄长泰中医药研究所孟庆德在发掘整理经穴透皮疗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人体经络、腧穴的研究。“孟氏经 ...
2015-12-17 09:49
贾秀兰诊疗胸痹思路
贾秀兰诊疗胸痹思路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1日 □ 殷拥军 余旸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胸痹为一中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贾秀兰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致力于 ...
2015-12-17 09:49
治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治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1日 □ 蒋肖男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便秘虽算不上大病,但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便秘,许多人动不动就吃泻药。实际上,便秘不能随便吃泻药,应该 ...
2015-12-17 09:49
重用附子起沉疴
重用附子起沉疴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1日 □ 李鸿亮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于××,男,74岁。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年余,曾在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并 ...
2015-12-17 09:48
健脾消积治疳证
健脾消积治疳证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31日 □ 张奇文 山东省卫生厅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委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
2015-12-17 09:48
麻黄汤临证“守方”与“活法”
麻黄汤临证“守方”与“活法”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31日 □ 张英栋 山西晋中第三人民医院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曾提到:“现在还有人对我说‘你还给学生讲麻黄汤么?你用过麻黄汤吗?’其言外之意让人啼笑皆 ...
2015-12-17 09:48
热敷外洗治筋骨痛
热敷外洗治筋骨痛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31日 □ 刘德玉 袁普卫 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慢性筋骨痛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患总称,包括筋、骨慢性损伤所致的一系列疾病。中药外治法是将药物 ...
2015-12-17 09:48
茵陈善治湿温病
茵陈善治湿温病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31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茵陈擅退黄疸众所周知,《别录》谓其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也进一步阐述其清热利湿退黄之功。但茵陈尚有宣湿郁之 ...
2015-12-17 09:48
益气清热治遗尿
益气清热治遗尿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29日 □ 张奇文 山东省卫生厅遗尿亦称“尿床”,是指小儿年龄超过3岁,夜间仍有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发病与小儿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婴幼儿时期 ...
2015-12-17 09:48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29日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经方与后世方相比,因理论体系不同,故而用药也有所不同。如后世方认为桂枝、附子等不能用于热证,而经方常用于热证;后世方认为 ...
2015-12-17 09:47
审因论治胃脘痛
审因论治胃脘痛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29日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胃脘痛病因复杂,病机错综。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本病辨证应从病因着手,一般有脾虚、肝郁、瘀血、积滞四类,如能悉心领会,常获 ...
2015-12-17 09:47
漫谈“和”与中医方剂
漫谈“和”与中医方剂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3月26日 □ 章茂森 江苏省中医院“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出发点。西周太史史伯最早提出了“和”与“同”两个不 ...
2015-12-17 09:47
1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其它科
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