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疾病
›
医案
订阅
医案
小儿遗尿宁方
小儿遗尿宁方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9日 陈昭定,男,1938年生,福建省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
2015-12-17 08:46
妙用宽胸丸治心痛
妙用宽胸丸治心痛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9日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郭士魁教授潜心研究冠心病,其研制的冠心2号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那个时代,1剂汤药少则几角 ...
2015-12-17 08:4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肺病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肺病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9日 史锁芳 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指导:周仲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为仲景方,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阴阳两 ...
2015-12-17 08:45
处方论
处方论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9日 □ 尹常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张好的中药处方高度浓缩了处方人的学识与经验、灵感与悟性,有时简直就是一件透着智慧灵光的艺术品,它不但给我们美的享受,更通过疗效使 ...
2015-12-17 08:45
小儿捏脊治未病
小儿捏脊治未病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8日 □ 王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捏脊是运用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为指导,通过推、拿、提、捏等手法直接对脊背部进行刺激而疗疾健身。中医“治未病” ...
2015-12-17 08:45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8日 五行非五材,五行是指气的5种运动方式。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 ...
2015-12-17 08:45
学中医首重记诵——读《朱子读书法》有感
学中医首重记诵——读《朱子读书法》有感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4日 □ 纪玉亮 赖晓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著作多言简意赅、艰涩难懂,一著作中常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不是浏览就可以理解运用 ...
2015-12-17 08:45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疏肝潜阳 涤痰化瘀 治癫痫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疏肝潜阳 涤痰化瘀 治癫痫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4日 癫痫是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的一组慢性疾病或综合征,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其病因复杂,多认为 ...
2015-12-17 08:45
婴儿湿疮中医调养
婴儿湿疮中医调养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3日 □ 李丽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婴儿湿疮好发于1~2岁的婴儿,属于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奶癣。发病原因多为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 ...
2015-12-17 08:44
临床四诊之辨
临床四诊之辨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3日 □ 何任 浙江中医药大学开栏的话:本报近日对国医大师进行了连续报道,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其中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尤其引人关注。应读者要求,自今日起, ...
2015-12-17 08:44
巧用白芍治呕吐
巧用白芍治呕吐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3日 □ 王国琛 天津市东丽中医院《内经》提出呕吐可由肝胆之气犯胃而引起。《灵枢·经脉》篇说:“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景岳全书·呕吐》说:“ ...
2015-12-17 08:44
天突一针哮喘平
天突一针哮喘平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2日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哮指呼吸急促,有哮鸣声;喘是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本病常因过敏及情绪波动等而发作。治疗哮喘病人,重在预防。平时不发作时, ...
2015-12-17 08:44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2日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称缺血性脑卒中,该病一般预后不良,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北京中医医院贺普仁教授 ...
2015-12-17 08:44
从少阳论治抑郁症
从少阳论治抑郁症 中国医药报 2009年8月11日 □张怀亮中医学并无抑郁症的病名,类似描述多见于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等病证中,现代中医《内科学》一并将其纳入郁证的范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常以肝气郁结为 ...
2015-12-17 08:44
湿——湿困脾胃舌苔腻
湿——湿困脾胃舌苔腻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10日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汉代《述行赋》中写到:“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湿在古代是指地低潮湿的意思。湿,甲骨文写作 ,从水,仿佛地上铺着稻草 ...
2015-12-17 08:44
1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 107
/ 10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其它科
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