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有哪些
2015-12-22 23:05|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10| 评论: 0
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疾病了,会有很多的孩子出现此病的症状,从而给他们的脑部带来了相当大的伤害,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清楚去了解此病的危害才可以,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此病的相关危害有哪些呢。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 乙脑初起时,发热、头痛等症状与感引目似,如果把乙脑误认为是“感旨”,自己乱服药,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夏秋季节,如果发现高热不退、头痛嗜睡的患者,特别是年龄在10岁以下的小孩,应想到患乙脑的可能,要立即送医院诊治,不可麻痹大意。 由于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从大脑到脊髓的广泛病变,使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受到威胁。因此,小儿得病后,病情常十分凶险,他们常常很快陷入昏迷,同时出现失语、吞咽困难,甚至出现肢体瘫痪等。一旦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因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虽然大部分患儿经抢救治疗后,大约1—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少数孩子在得病6个月后仍留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等严重后遗症,以致造成终身残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 1、传播途径,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所以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 2、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例重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疫苗,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则相对增加。 3、流行特征,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地区。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具有本病流行,发病农村高于城市。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乙脑的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区,并引起了爆发流行。乙脑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生,本病集中发病少,呈高度散发性,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多人同时发病。 我们认识到了上面的知识之后,已经清楚的了解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是什么了,该病是生活中非常多发的,而且侵害到了他们的脑部健康,给生命带来了威胁,所以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去进行此病的预防,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 |
上一篇:流行性乙型脑炎有哪些表现下一篇:班氏丝虫病的流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