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哪些办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呢

2015-12-22 23:13| 发布者: 語葵| 查看: 8| 评论: 0

在儿童的身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非常的高,影响特别的严重,很多的患儿会受到了该病的危害,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相当严重的,为此我们需要去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才可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该病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办法: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与人关系密切的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均可因被蚊虫叮咬而感染乙脑。同时它们也是乙脑的传染源,即蚊子叮咬了这些有病的动物后再叮人,就可将乙脑传染给人类。通常乙脑在人群中流行的前几周,已通过蚊子→畜禽→蚊子的循环而广泛传播。
因此,畜禽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当人体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就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经4-21天的潜伏期后,先在人体被咬处的细胞中生长繁殖,之后经血液到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大量繁殖,然后再回到血液中形成病毒血症。人类感染乙脑后仅有较短的(约1周)的病毒血症期,而且血中的病毒含量也少,因而人类的乙脑患者不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乙脑患者多突然发病,其主要表现是:高热(39-40℃)伴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嗜睡。有些患者还有颈项强直和阵发性抽搐的表现。一般的患者患病3-4天后其病情便进入极期,即由嗜睡、意识障碍、神志不清转入深昏迷,严重者可频繁抽搐、持续高烧。体温越高、昏迷越深者,其病情越重。最为严重的患者可由于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形成脑疝。出现脑疝的患者,其死亡率会明显增高。该病患者一旦度过危险期,便可进入恢复期;其中少数人会留有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它既是流行性脑炎的一种,同时也是原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一种。
病毒的传染媒介:病毒寄生在蚊子体内,经卵传代,在蚊体内过冬,待气温升至25℃以上时,病存在蚊体内繁殖活跃,并通过蚊虫nT咬而传播,在日本,由库蚊传染。我国传播的蚊种有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尤以二带曝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传染方式及途径:本病极少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因为与病人有接触史者或一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人者是极为罕见的;而且病人形成暂时性的病毒血症,通常不超过3口—乙脑是由蚊虫叮咬,使乙脑病毒从动物储存宿主传播给人,在人血内致成一时性病毒血症、然后迅速进入脑实质发生急性脑炎。
当朋友们了解到了上述的相关知识之后,已经认识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措施是什么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应当注意及时进行,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预防蚊虫的叮咬,而且还应当注意孩子平时的卫生,减少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