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危害有哪些

2015-12-22 23:15| 发布者: 王牌胡汉三| 查看: 11| 评论: 0

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此病的病发率特别的高,而且在发病之后对于孩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的,大家应当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的危害了解透彻才可以,让我们往下看认识一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危害有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
乙脑初起时,发热、头痛等症状与感引目似,如果把乙脑误认为是“感旨”,自己乱服药,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夏秋季节,如果发现高热不退、头痛嗜睡的患者,特别是年龄在10岁以下的小孩,应想到患乙脑的可能,要立即送医院诊治,不可麻痹大意。
由于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从大脑到脊髓的广泛病变,使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受到威胁。因此,小儿得病后,病情常十分凶险,他们常常很快陷入昏迷,同时出现失语、吞咽困难,甚至出现肢体瘫痪等。
一旦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因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虽然大部分患儿经抢救治疗后,大约1—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少数孩子在得病6个月后仍留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等严重后遗症,以致造成终身残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检查办法:
1.血象,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0~30×109/L,中粒细胞增至80%以上,核左移,嗜酸粒细胞可减少。
2.脑脊液检查,外观澄清或微混,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数在0.05~0.5×109/L之间,个别病人可达1×109/L以上,或始终正常;在病初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以后逐渐以淋巴细胞为多。蛋白稍增加,糖定量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IgM明显升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则IgA、IgG升高显著,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在后期时IgG可有升高。
3.血清学检查
(1)血凝抑制试验,可测定IgM抗体及IgG抗体,敏感性高,方法简便快速,但试验要求严格,偶见假阳性反应。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100为可疑,1:320可作诊断、1:640可确诊。
(2)二巯基乙醇(2ME)耐性试验,检测IgM抗体,患者血清标本在2ME处理前、后分别作血凝抑制试验,如处理后血凝抑制抗体效价下降1/2~3/4,表示特异性IgM已被2ME裂解,即为试验阳性。本法可在起病第4~8天即呈阳性,且由于单份血清即有辅助价值,故可对乙脑进行早期诊断。
(3)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较高,但其阳性大都出现在第4~7周,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有4倍或以上的增长即可诊断。若仅单份血清,1:2为可疑,1:4以上有助诊断。
(4)中和试验,病后一周血中出现中和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早期为IgM,后期为IgG。此法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抗体持续终生。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在清楚的认识到了上面的介绍之后,朋友们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带来的危害特别的清楚,为此我们应当深入的去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注意孩子的脑部健康,如果出现了发热的症状,那么就要警惕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