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措施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呢
2015-12-22 23:23| 发布者: 岳光| 查看: 5| 评论: 0
当前有很多的儿童出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受到了该病带给他们的伤害,要知道该病的发生会影响到患儿的脑部健康,而且带给患儿很多的危害,生活当中需要注意去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来了解一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1)灭蚊、防蚊 要注意杀灭越冬的蚊子和早春的蚊子。 (2)做好对猪、马等牲畜的管理 搞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降低动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接种 及时注射乙脑疫苗,能提高易感音的免疫力,是预防这种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4)药物预防 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7天,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强身健体 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6)开展健康教育 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要让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这种病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患者,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乙脑是怎样传染的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与人关系密切的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均可因被蚊虫叮咬而感染乙脑。同时它们也是乙脑的传染源,即蚊子叮咬了这些有病的动物后再叮人,就可将乙脑传染给人类。通常乙脑在人群中流行的前几周,已通过蚊子→畜禽→蚊子的循环而广泛传播。因此,畜禽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当人体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就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经4-21天的潜伏期后,先在人体被咬处的细胞中生长繁殖,之后经血液到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大量繁殖,然后再回到血液中形成病毒血症。人类感染乙脑后仅有较短的(约1周)的病毒血症期,而且血中的病毒含量也少,因而人类的乙脑患者不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 关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措施小编就为朋友们介绍到这里了,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家长们必须要进行一些该病的预防工作,从而可以降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要让孩子自觉的去注意自己的卫生才行。 |
上一篇:疟疾的症状体征有哪些下一篇: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