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2015-12-22 23:36| 发布者: 流年无殇| 查看: 7| 评论: 0

当孩子患上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后,家长就会很担心,该病严重的危害着孩子的身体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的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治疗
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殊方法,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目前γ球蛋白,干扰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相结合认真把好三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并及时抢救,可使病死率下降。乙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处理,尤其要抓好极期的抢救,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护理工作,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1.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和护理:乙脑患者起病急,病情短期内迅速加重,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护理。
①病室隔离:患者应隔离于有防蚊设备的病室内,病室环境宜安静、阴凉、通风,设法降低室内气温至30℃以下。室内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如氧气、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呼吸器等。
②饮食与营养:注意给患者足够的营养及水量,根据各地条件给予清凉饮料和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绿豆汤、牛奶、豆浆、菜汤等,昏迷者可用鼻饲,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2)对症治疗:高热、惊厥及呼吸衰竭是危及患者生命的3种主要症状,且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高热增加耗氧量,加重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坏死,从而使惊厥加重,而惊厥又加重缺氧,致呼吸衰竭和加重脑部病变,体温升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①高热的处理:乙脑患者的高热呈稽留热型,而且不易为一般药物所降低或降后很快又回升,所以宜用综合降温措施,使体温保持在38℃(小儿肛温38.5℃)左右,室温降至25℃以下,降温方法有:A.物理降温:为主要的降温措施,高热患者可用30%~50%乙醇擦浴,躯干体表可用冰袋,头部用冰帽连续降温,可用冷盐水灌肠。B.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可口服小量阿司匹林,或肌内注射安乃近,每4~6小时1次,小儿可用安乃近滴鼻。亦可用吲哚美辛1~2mg/kg体重,口服或鼻饲,1次/6h。C.亚冬眠疗法:主要适用于持续性高热反复抽搐的患者。优点:冬眠药物有降温、镇静、止痉作用。减少人体代谢消耗的需要,特别是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氧的需要量,从而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细胞的损害。缺点:较大剂量的冬眠药物能抑制呼吸中枢及咳嗽反射,呼吸道的分泌物排除困难,使支气管分泌物积聚,导致气管阻塞,加重缺氧,故在临床应用时应权衡利弊或短期应用。方法:用氯丙嗪,成人25~50mg/次,儿童0.5~1mg/(kg.次)加等量异丙嗪,每4~6小时1次,肌内注射,将体温控制在36~38℃之间。若降温不理想,可采用静脉滴注,剂量同上。一般可连续用3~5天。用药之前应注意补充血容量,用药过程应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避免搬动。高热而又四肢冰凉者,禁用冰水擦浴和醇浴等急剧降温,以免引起寒战反应及虚脱,可用温水(比体温低2℃)擦浴10min,然后用毛巾擦干。D.针刺降温:可选用曲池、合谷穴或加大椎、风府穴。
②惊厥的处理:选用适当镇静解痉剂,如地西泮,成人10~20mg/次,小儿0.1~0.3mg/(kg.次)(每次不超过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成人0.1~0.2g/次,小儿5~8mg/(kg.次)肌内注射;水合氯醛,成人1.5~2.0g/次,小儿60~80mg/(kg.次)(不超过1g)鼻饲或保留灌肠给药。同时要分析惊厥的原因,如有脑水肿表现者应加脱水药物,同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所致惊厥,则迅速降温。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有缺氧者,宜吸痰、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供氧,以改善脑细胞缺氧。
(3)抗病毒治疗:对乙脑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近来有报道干扰素、利巴韦林具有抗乙脑病毒的作用,其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最近有报道使用单克隆抗体JEV-MCAb治疗乙脑,取得较好疗效,可为本病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2.恢复期的治疗 恢复期需要加强营养,精心护理,防止褥疮,避免继发感染。根据患者症状做智力、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的锻炼,可采用针刺、理疗、按摩、推拿、体疗等,佐以中药口服。恢复期以养阴清热为主,佐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的方法,除一般针刺穴位外,有用耳针、头皮针、埋线及穴位注射等均有辅助作用。震颤、多汗、肢体强直可用苯海索,成人2~4mg/次,小儿1~3mg/次,2次/d或3次/d口服,或其他镇静剂,发生癫痫者治疗与原发性癫痫相同,如有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二)预后
极重型患者及婴幼儿和老年重型患者病死率较高,存活者易发生后遗症。
相信大家在看完以上的内容以后,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当患上疾病以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还要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