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
2015-12-22 23:50| 发布者: wǒ想我是海| 查看: 7|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和人们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没有注意好饮食卫生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出现了细菌性痢疾,导致患者浑身无力,他们带去了健康危害和病痛折磨所以对于这样的疾病,人们更加应该重视积极的预防,下面来了解具体的预防措施有什么? 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腹泻。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呈1日10多次或更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呈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慌恐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而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未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两个月以上者。 洪涝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坏,特别是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食卫生条件恶化及居住条件较差,因此感染志贺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水灾后局部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可能性很大,要提高警惕和加强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政府行为方面,要搞好食品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作好疫情报告,出现疫情后,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 个人卫生方面,喝开水不喝生水,最好使用压水井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不吃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如婚丧娶嫁等;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 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不但不好康复,而且这样的疾病给患者带去了太多危害,这样的疾病导致患者浑身无力,无法正常饮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积极做好预防才是最关键的。愿每个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好饮食卫生。 |
上一篇:对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方法下一篇:细菌性痢疾的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