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道传染病 查看内容

消化道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消化道传染病

简述菌痢是如何传染的呢

2015-12-23 00:02| 发布者: 聆听你的声音| 查看: 9| 评论: 0

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简称,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给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地影响。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菌痢,更好地做好菌痢的预防工作,本文对于菌痢是如何传染的做了简单地介绍。
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菌痢的传染源,其危害性取决于每次大便中含菌的数量、排菌持续时间和在人群中散布的机会。急性菌痢病人排菌量大,但持续时间短;慢性菌痢病人持续时间长,但排菌量少,带菌者特别是慢性隐匿型照常活动在人群间,在广定程度上是比病人更为重要的传染源。带菌者可分为是恢复期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前者带菌期一服为2--3周,但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增多,带菌期限也延长,有长达 4个月以上,后者见于菌痢病人接触者。
痢疾杆菌随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外环境,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苍蝇和手经口感染。因此称为"粪--口"途径。
生活接触是指接触病人或带菌者的日常生活用具而感染,如门把手、被单、 床铺、玩具、桌椅等;这些物品都有一定的痢疾杆菌检出率。手被污染的带菌率可高达15%,因此脏手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尤其是小儿。
不论是菌痢患者还是带菌者,如果从事饮食、食品行业,炊事员、保育员,供水等工作,污染食物或水源后可引起暴发流行,对人群威胁较大。
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一)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
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 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二)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
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现在是否对于菌痢是如何传染的有所了解了呢?患上细菌性痢疾会在生活遇到很多的不便,细菌性痢疾患者会遭受很多的不必要的伤害,细菌性痢疾患者本来是可以摆脱这种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