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消化道传染病 查看内容

消化道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消化道传染病

蛔虫病的发病症状有哪几方面

2015-12-23 00:03| 发布者: 亦夕醉知己| 查看: 11| 评论: 0

蛔虫病的发病症状是很多人关注的,正确了解疾病症状能够帮助患者得出准确的确诊和治疗,那么常见蛔虫病的发病症状包括哪几方面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把握一番,看看日常哪些表现属于蛔虫病的发病症状。
幼虫致病期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成虫致病期可损伤肠粘膜,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和肠坏死。
常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以空肠为多,回肠次之,寄生于十二指肠及胃者很少,寄生在肠内虫数差异很大,少者几条,多者几十条,偶有多达2000条以上者,蛔虫无中间宿主,雌雄交配后,雌虫产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在温暖,潮湿,氧气充分的泥土中,约经2周发育为蚴虫,再经1周蚴虫第一次蜕皮后即为感染期虫卵,感染期虫卵在外界不能孵化,当被人吞食后,多数被胃酸杀灭,少数进入小肠,进入小肠的感染期虫卵内的蚴虫释放孵化液(内含脂酶,壳质酶及蛋白酶),消化卵壳后,蚴虫破壳而出,孵出的蚴虫侵入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进入静脉经肝脏,下腔静脉至右心;或经肠系膜淋巴管,胸导管,锁骨下静脉达右心,再经肺动脉,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2次及第3次蜕皮,蚴虫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会厌部,如蚴虫被吞咽,经胃至小肠,在小肠内经第4次蜕皮后即发育为童虫,逐渐发育为成虫,自吞食感染期虫卵到成虫第一次产卵,约需2个月左右,一般情况下,成虫在小肠内生存1年左右,长者可超过4年,成虫排出体外后,生成时间很短。
希望对上述蛔虫病的发病症状的介绍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因为积极了解了蛔虫病的发病症状,才能够帮助患者准确的确诊和治疗疾病,进而有效规避疾病导致的不必要风险和麻烦的发生,实现疾病的尽早治疗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