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了解吗
2015-12-23 00:31|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4|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见,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泻下脓血粘液,日下数次至十数次不等为特征。如果感染了细菌性痢疾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地不便,我们必须切断它的传播途径,以达到保护自己不被感染的目的,要切断传播途径,那首先必须了解它的传播途径。 痢疾是病从口入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如果生活的周围出现了细菌性痢疾患者,应该马上找出主要的传播途径,立即采取措施切断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上一篇:孩子感染甲肝后会出现哪些症状下一篇:甲肝病人的七大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