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细菌性痢疾护理有哪些
2015-12-23 00:39|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6|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发生很普遍,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该病,其中小孩也不例外,所以还是及时的发现和治疗才是关键,同时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一些护理方面的知识。那么,小儿细菌性痢疾护理有哪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患儿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玩具可给予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品。大便的处理,可以大便1份,漂白粉1/4份,放在痰盂里搅匀后加盖2小时再倒掉,床单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 患儿应卧床休息。腹痛时腹部可放热水袋。婴幼儿大便有里急后重时,可让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坐起在痰盂里解便,这样可防止肛门直肠脱垂。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的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 呕吐频繁时,可短期禁食,或给予静脉补液。然后给予糖盐水、少油腻的流质,如藕粉、豆浆等。待病情好转,即应及早进食。这时可以给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如麦片粥、蒸蛋、煮面条等,牛奶易引起腹泻胀气,应予限制,待大便成形后可适当增加。应多补充水分。在恢复后期,应设法引起患儿的食欲,也可以食前半小时先服消化酶类药物如胃蛋白酶等,并在饮食中增加营养和蛋白质,开始可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防消化不良。 慢性菌痢患儿需要灌肠时,应对患儿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儿配合,不致使药液流出肛门,同时在灌肠前先将大小便排空。 大便作细菌培养采取标本时,应选脓血及粘液较多的地方,留好标本后应立即送验,以提高准确性。若连续3次送验均为阴性,可解除隔离。密切注意患儿病情变化及大便性质、次数,如患儿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或有嗜睡、谵语、烦躁不安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上面的有关小儿细菌性痢疾护理方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帮助很大,温馨提示大家:做好上述的护理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大的辅助性作用。 |
上一篇: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下一篇:常见的甲肝传染途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