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狂犬病关键在于预防
2015-12-23 00:41| 发布者: 王牌胡汉三| 查看: 5| 评论: 0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对狂犬病这种疾病了解也不是很多吧?说到这种疾病的危害性特别大,可是很多家庭还是特别喜欢养宠物,尤其是宠物狗,一旦被咬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控制狂犬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下面让专家来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 防患于未然——未被犬咬伤前的预防 人预防性接种 人们一般只在被狗咬伤之后才会注射疫苗,这势必会影响疫苗作用的发挥。现在随着城市养狗人数的增多,专家提倡一些特殊人群尽量预防性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样在没有被狗咬伤的情况下在体内就可以产生抗体,安全性自然提高。万一被狗咬伤,再注射疫苗的加强针,会取得好的效果。 养狗家庭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特别是那些经常与狗接触的人。 兽医、畜牧人员或屠宰员等,应定期预防性接种。在狂犬病高发区也应实施大规模免疫接种。 动物预防性接种家养的犬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有两种,即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 狂犬病疫苗,犬的用量是:体重4公斤以下的注射3毫升,4公斤以上的注射5毫升。被病犬咬伤的动物,应立即紧急预防接种,在这种情况下,只注射1次疫苗是不够的,应以3~5个月的间隔再注射两次。注射疫苗的犬可获半年的免疫期。 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使用前应以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并摇匀,不论犬的体重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可获1年的免疫期。 注射疫苗后1周内,犬应避免过度活动,并注意观察其健康状况。 给犬注这两种疫苗虽无不良反应,但是对于体弱、临产或产后的母犬及幼龄犬,却都不宜注射。 亡羊补牢——人被咬伤后的预防 伤口处理(现场处理或紧急处理):一旦被狗咬伤,马上要进行伤口的正确处理。 预防性治疗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到当地传染病防治中心注射抗狂犬病血清(40单位/公斤)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单位/公斤)。在注射前,医务人员要给患者做过敏试验。 预防接种 首次暴露后疫苗接种(即治疗性首次预防接种)全程5针,即第0(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一针。严重咬伤者,联合使用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首针剂量加倍,并于全程免疫后15、75天或10、20、90天加强。 再暴露疫苗接种原则(即治疗性再次预防接种) 若全程免疫接种疫苗后1年内又被动物咬伤,应于0、3天各注射一针,暴露严重者可在第七天注射第三针。 在1~3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应于0(当天)、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超过3年者应接种全程疫苗。 |
上一篇: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哪些下一篇:狂犬病的注意发病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