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识有哪些
2015-12-23 00:43| 发布者: 开飞机的穷人| 查看: 4| 评论: 0
提到流行性乙型脑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脑,该病是特别严重的疾病,很多的孩子在发病以后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大脑发育,带来特别多的伤害给孩子,大部分家长们对于该病缺少一定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相关知识。 流行病学 ①传染源: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其中猪与马是重要的传染源。 ②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子(三带稀库蚊等)叮咬传播,台湾螺线也可传播本病。 3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多见,反复多次隐性感染或病后有较高免疫力。 ④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80%~90%病例集中于7、8、9月份。老少均可发病,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0%以上。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左右。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①初期:病程第1~3天,有高热、呕吐、头痛、嗜睡; ②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惊厥或抽痉,肢体瘫痪或假直,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深度皆迷病人可发生呼吸衰竭。颅内病变部位不同还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此期持续10天左右; ③恢复期: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留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 治疗 尚无特效病原治疗,以抓紧极期病人的抢救治疗为主,重点作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高热降温保持在38.5后以下,根据脑受损情况给予镇静、解痉、脱水、给氧、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衰竭给予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等。中医可按卫行证和气营证辨证施治,采用银惩散加减、白虎汤加减,亦可配合使用紫雷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其他药物如能量合剂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 防疫措施 ①预防接种:用乙脑灭活疫苗对儿童及非流行区迁入的成人进行接种,流行区儿童1岁时首次免疫2针,间隔1~2周;2岁时加强免疫1针;6~10岁时再各加注1针。疫苗免疫后一个月免疫力达高峰,故应在乙脑流行期开始前一个月完成接种。 ②灭蚊。 ③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隔离期应着重防蚊。 ④搞好畜类卫生,仔猪应注射谷用乙脑疫苗。 相信大家在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和认识,该病是特别常见的,而且当该病出现之后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重视起来,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出现了该病的症状,要及时治疗。 |
上一篇:如何预防疟疾?下一篇:准妈妈和宝宝要如何预防疟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