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血液传染病 查看内容

血液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血液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产生哪些危害呢

2015-12-23 00:51| 发布者: 冥朝网络| 查看: 4| 评论: 0

生活中因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多发,让很多的妈妈们越来越重视该病,我们都知道它的出现会带来无尽的伤害给孩子,发病后大脑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影响着智力发育,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发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尤其多发于7、8、9月,主要经蚊虫传染。
许多动物如家禽、家畜及野鸟均可携带乙脑病毒,当蚊虫叮咬这些动物后,蚊虫的血中也携带有乙型脑炎病毒。蚊虫叮咬儿童后,就会把这种病毒传给儿童。如果儿童抵抗力强,可把病毒消灭,则不引起发病。如果儿童抵抗力低,病毒则可由血液进入脑部,在脑部生长繁殖而发病。
乙型脑炎起病多急骤,开始出现发热,体温达39℃以上,同时出现头痛、嗜睡、呕吐、精神不振及食欲减退,有的还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惊跳、眼睛长时间固定看一个方向、说话口齿不利等。如果不能早期诊治,病情进展,小儿则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41℃,昏睡,昏迷,抽搐,四肢瘫痪,呕吐加重,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不规则、减慢,最后呼吸停止。少数严重病儿可表现出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四肢发凉、呕吐咖啡色液体,甚至死亡。大多数病儿在发病后10天左右体温开始下降,病情逐渐缓解。
由于乙型脑炎所致脑部病变范围大,包括大脑皮层、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延脑甚至脊髓均可受到损害,所以乙脑与小儿智力发育关系是较大的。乙脑对智力的影响取决于患病年龄、病情轻重及发病后治疗效果。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治疗效果不好者则对小儿智力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患儿性格改变、精神异常、痴呆、失语、耳聋等。
乙型脑炎的预防关键在于灭蚊虫,避免蚊虫叮咬小儿;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控制动物疫情,亦可对动物作疫苗注射。为预防和减少发病后对小儿智力影响,家长要注意,特别是发病高峰季节,当小儿出现高热、呕吐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防止病情加重。如果小儿已出现了不同程度智力损害,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并对小儿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以上的内容就是有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以后带来的相关影响了,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进行了解,一旦发现了该病的情况,治疗方面一定要及时,不能耽搁,否则将带来严重的伤害给孩子,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