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2015-12-23 01:04| 发布者: 黑巧克力| 查看: 2| 评论: 0
肺部疾病有很多,而肺结核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肺部疾病,治疗过后的患者一定要有饮食原则,不能忽视肺结核对身体的危害,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以防肺结核复发,下面介绍的一些饮食原则,希望患者能够遵循。 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 (1)供给充足的高蛋白质和足够的热能,患儿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2。5~4克。热能100~120千卡(每日每公斤体重),以补充消耗。 (2)脂肪摄入不宜过高,每公斤体重1~2克,荤素搭配适当,不要过于油腻,以免影响消化。 (3)膳食应具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有利于病灶的钙化、病体的康复。 (4)有咯血的患儿,应增加铁的摄入。 (5)长期低烧的患儿,可多食牛奶、鸡蛋、瘦肉、鱼、豆腐等,补充蛋白质代谢的消耗。 (6)供给大量含A、D、C及B族维生素,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7)注意膳食纤维素的供给量,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 (8)对消化功能较差的患儿,饮食以清淡爽口,多样化为好。可用高蛋白少油半流食,以提高病人的营养和增进食欲。 食物选择 牛奶、鸡蛋、瘦肉、鱼、鸡、虾、豆类等。鳗鲡鱼、甲鱼、海蜇、猪肺、山药、百合、莲子、白木耳、藕粉、梨、荸荠、菱、芡实、藕、青菜、洋山芋、番茄、胡萝卜、菠菜等。 老年肺结核患者容易有哪些症状 1、伤寒样症状:亦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出现发热、昏睡、厌食、腹胀、肝及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伤寒样症状,这种症状可持续数周之久。 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肺循环,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细胞过敏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发生肺间质、肺泡水肿及透明膜形成,从而使肺气体弥散障碍。患者除了肺结核症状外,同时伴呼吸困难、呼吸增快、紫绀、血氧分压下降、X线示双肺透光度显著降低,在短期内阴影迅速扩大“融合”为斑片状。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 3、肺门及纵隔压迫症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引起淋巴结高度肿胀,可压迫周围组织及器官,发生相应的压迫症状。压迫支气管或病变波及支气管时,可使支气管受压而喘鸣、阻塞,波及支气管腔内的阻塞,引起局限性喘鸣、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头颈及上胸部水肿和静脉怒张等,其中以支气管受压最多见。 上面介绍的几种原则就是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对于肺结核,专家提醒,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医院里的药物治疗,还有出院后的饮食调理,患者都应该坚持下去,直到不再有传染性,控制住为止。 |
上一篇:流感的防治原则有哪些呢下一篇:肺结核疾病一些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