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15-12-23 01:34| 发布者: 羡煞卐旁人| 查看: 7| 评论: 0
细菌性痢疾使我们夏季比较容易得的一种疾病,通常跟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手段是注意生活卫生,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1.发病机制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志贺菌还能产生外毒素,以上几种痢疾杆菌在临床上都能引起普通型与中毒型痢疾,鉴定病菌血清型,有助于追查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判断预后,也有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痢疾菌经口进入胃肠后,必须突破胃肠道的防御才能致病,痢疾菌有较强的耐酸能力,因此容易经胃侵入肠道,在肠液碱性环境中很快繁殖,痢疾菌依靠自己的侵袭力直接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内繁殖,然后进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并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痢疾菌在固有层中被吞噬细胞吞噬,少量痢疾菌到达肠系膜淋巴结,也很快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消灭,因而痢疾杆菌败血症极为少见。 2.病理生理改变 除结肠组织的炎症外,尚可引起固有层微循环障碍,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性溃疡,因而产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和脓血便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有关上述疾病的知识,我们要注意生活细节,做好护理工作才能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对于破伤风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
上一篇:小儿患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包括几点下一篇:患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