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依据
2015-12-23 01:41| 发布者: 千鼎互联| 查看: 10| 评论: 0
(一)急性菌痢 1.近周内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密切接触史。 2.急性腹泻伴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 3.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4.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6.慢性菌痢: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 诊断 在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者均应考虑本病,对无典型症状,而有高热等毒血症表现的儿童,更应警惕本病,应及时作肛拭子或用温盐水灌肠取大便检查,如果镜检粪便见大量脓球和红细胞即可确诊。有条件时可作粪便细菌培养以鉴定菌群,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对慢性菌痢患者,应作乙状结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粘膜病变,并采取标本作培养,以助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腹泻相鉴别 (一)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 (二)沙门菌肠炎 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常为其病原, 其胃肠型主要临床症状同急性非典型型菌痢相似,但粪便多样化,一般抗菌药物疗效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或从该病的败血症型患者血中培养出致病菌。 (三)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此种肠炎由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杆菌)引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特征:有进食海产品或腌渍食品史;同餐者同时或先后迅速发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多无里急后重;粪便呈粘液血性、血水或洗肉水样,有特殊臭味;取患者吐泻物或可疑食物进行细菌培养有确诊价值。 (四)霍乱与副霍乱 病前一周来自疫区,或者与本病患者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突然起病,先泻后吐,常无恶心腹痛等症状,粪呈米泔样或黄水样。重症病例可致外周循环衰竭。粪便或沤吐物中检出霍乱弧菌或爱尔托弧菌。 (五)空肠弯曲菌肠炎 该病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甚至超过菌痢,主要临床表现与菌痢类似,尚伴咽痛、肌痛、关节痛、背痛等症状。粪便在微需氧或厌氧环境中培养可检出该菌,或者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六)病毒性肠炎 多由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年致急性肠道感染,有其自限性,消化道症状轻,粪便镜检无特殊,电镜或免疫学方法查及病毒或病毒颗粒可确诊,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 |
上一篇:蛔虫病的4种诊断方法下一篇:胆道蛔虫病的种类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