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呼吸道传染病 查看内容

呼吸道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详细介绍

2015-12-23 02:57| 发布者: 逆之羽| 查看: 3| 评论: 0

说到肺结核这种疾病可能大家都知道,可是对这种疾病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如果不幸患上这种疾病让人又是特别的苦脑,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关于肺结核的一些常识,下面让专家为我们对肺结核详细的介绍一下。所以大家对这种疾病要多了解一些。
简称
肺结核
法定传染病类型
乙类
感染类型
细菌感染
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分期或分型
结核病分原发和继发性,初染时多为原发(Ⅰ型);而原发性感染后遗留的病兆,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感染,通过血循环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继发感染(Ⅱ型~Ⅳ型)。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传染源
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结核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流行的真正传染源咳嗽与传染有密切关系,咳嗽次数越多,传染危险越大。
传播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潜伏期和传染期
肺结核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的可以潜伏10到20年,有的潜伏期在3、5年左右。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
解放前,在我国蔓延极广,是我国最主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也是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近10~20年来虽然的流行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是广泛流行的慢性传染病。儿童感染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
肺结核的易感者主要为小儿,传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尤其是家庭内传染极为重要,接触活动性病人的小儿的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小儿显著为高。北京儿童医院1962~1965年调查接触小儿患病率高达6.5%,比一般同年龄小儿高出40倍左右。因此防止人接触儿童对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小儿时期初染易形成血行播散和结核性脑膜炎。对小儿原发性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小儿初染是成年期续发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控制和消灭,必须十分重视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