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呼吸道传染病 查看内容

呼吸道传染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

谈谈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2015-12-23 02:58| 发布者: 亮仔| 查看: 5| 评论: 0

感冒会让人精神恍惚,呼吸不畅,面容憔悴,四肢乏力,十分痛苦,我们不能完全说与之无关,但从根本上来了解的话却不尽然,他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从更全面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 系RNA病毒 病毒颗粒呈球形或细长形 直径为80~120nm 有一层脂质囊膜 膜上有糖蛋白纤突 是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所构成,均具有抗原性 血凝素促使病毒吸附到细胞上 故其抗体能中和病毒 免疫学上起主要作用;神经氨酸酶作用点在于细胞释放病毒 故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 但能限制病毒释放 缩短感染过程
流感病毒的核酸是8个片段的单股RNA 核蛋白质上有特异性 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将其区分为甲 乙 丙三型 抗核蛋白质的抗体对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除核蛋白质外 核心内还有三个多聚酶蛋白(P1 P2 P3) 其性质不明 核心外有膜蛋白(M1 M2)和脂质囊膜包围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主要是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变异 血凝素有H1 H2 H3 而神经氨酸酶仅有N1 N2 有时只有一种抗原发生变异 有时两种抗原同时发生变异 例如1946~1957年的甲型流行株为(H1N1) 1957~1968年的流行株为(H2N2) 1968年7月香港发生的一次流感流行是由甲(H3N2)毒株引起 自1972年以来历次流感流行均由甲型(H3N2)所致 与以往的流行株相比 抗原特性仅有细微变化 但均属(H3N2)株 自1976年以来旧株(H1N1)又起 称为“俄国株”(H1N1) 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学生)引起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 系由于两株不同毒株同时感染单个细胞 造成病毒基因重新组合使血凝素或/与神经氨酸酶同时发生变化导致新型的出现称为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例如在人群中流行株的血凝素基因与鸟型流感病毒基因重新组合;另一种称为抗原性漂流(antigenic drift),由于在免疫系统压力下流感病素通过变异与选择而成的流行株,主要的改变在血凝素上氨基酸的替代,1968年以来的HN各流行株都是如此 Webster RG等1993年报导:根据8株甲型流感病毒R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种素分析:人类宿主的甲型流感病毒来自鸟类流感病毒基因库
通过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一系列的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原因,您有没有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呢,很多人都会认为感冒是由于上火、着凉或季节、气候的变化等一系列的原因所引起的,希望这些介绍能给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