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肝血管瘤 超声表现有哪些
2015-12-2 09:42| 发布者: 【小渔夫】| 查看: 1| 评论: 0
肝血管瘤是一种肝脏良性肿瘤,能够治愈。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都比较成熟,能减轻患者病痛。那么如何诊断肝血管瘤,超声表现有哪些?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1.B超检查。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 2.造影超声。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考虑选择性采用肝脏造影超声检查。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于周边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向中心扩展,此扩展过程缓慢,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等于或高于周围肝组织。 3.螺旋增强CT。CT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为不规则形。 4.MRI检查。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缘清晰,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的特异性表现。5.其他。肝活检准确率低且可导致出血,肝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多无必要。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于排除代谢活跃的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肝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大部分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强回声团块,内部呈网状结构,早在20多年前即有人认为:直径<3cm的强回声病灶,边界清晰。强回声瘤体主要是纤维增生样改变,低回声瘤体主要是大小不一的扩张血窦呈囊性改变。 肝血管瘤单发比较多,多发也非罕见。瘤体有大有小,超声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确诊断。 |
上一篇:肝血管瘤的病因是什么 怎样预防下一篇:肝血管瘤有哪些表现 成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