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237 | 回复1 | 2013-1-7 13: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由于急、慢性肝病或各种原因的门-体分流(porto-systemicvenous shunting)所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或门体分流时复杂代谢紊乱的结果,治疗需在多环节,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肝性脑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认并去除诱因:在肝硬化基础上的急、慢性肝性脑多有各种各样的诱因。积极寻找诱因并及时排除可有效地制止肝性脑病的发展。

例如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后可发展成肝性脑病,积极止血、纠正贫血、清除肠道积血等可以制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其他如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除便秘、限制蛋白饮食、改善肾功能等措施有利于控制肝性脑病的发展。

(2)营养支持(详见下文的饮食注意)(3)减少或拮抗氨及其他有害物质,改善脑细胞功能。减少肠道内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和吸收。可导泻或灌肠来清除肠道内的积血、积食及其他毒性物质。

或用不吸收双糖的应用如乳果糖(lactulose)、乳山梨醇(lactitol)口服或灌肠,使肠腔pH降低,减少NH3的形成并抑制氨的吸收;有机微粒的增加使肠腔渗透压增加及酸性产物对肠壁的刺激作用可产生轻泻的效果,有利于肠道内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排出;同时还可不抑制产氨、产尿素酶的细菌的生长,减少氨的产生。

副作用主要是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杂糖含量低(2%),对于有糖尿病或乳糖不耐症者亦可应用。但有肠梗阻时禁用。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抑制产氨、产尿素酶细菌的生长。故可用益生菌制剂减少肠道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产生及吸收。与益生元制剂合用可增强其疗效。促进氨的代谢及清除、减少和拮抗假性神经递质,改善氨基酸平衡。

可用25%的盐酸精氨酸40-80mg,加葡萄糖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谷氨酸钠、谷氨酸钾不能降低脑组织中的氨,且可诱发代谢性碱中毒,反而加重肝性脑病,因此,目前临床上已少用。影响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药疗效尚不确定,临床应用的也较少。支链氨基酸可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抑制大脑中假神经递质的形成。
txjyl1952 | 2015-1-10 12: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外有山啊,人外有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