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健康理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健康理念
[复制链接]
269
|
1
|
2013-2-1 1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养生的习惯。
养生是一种健康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融为一体,而非独立存在。养生方法极为丰富,可谓无时无处不在。古代养生学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古代养生学家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当作致病的“内因”,将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当作致病的“外因”,强调内因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外因的重要作用。
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予考虑。
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
自然环境
以季节更替为例,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显而易见。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均有一定限度,既不能太过,也不可不及。人体若能顺应这种变化。则多健康无病。但若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或人体不能随季节变化而相应调整时,又每可产生身体不舒,甚至发生疾病。
这就需要我们依据不同季节特点进行身心的适时调整。《黄帝内经》就有“四时调神”的专论,如论中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意为春季起居养生,应该晚睡早起。晨起披散长发,舒缓形体,院中信步。沐浴春光,使身心舒畅,以应春季生发之气。再如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毋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意为冬季的起居养生最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出后活动,以免扰动阳气。尚需防寒保暖,护阳固精,以应冬季闭藏之气。
居住环境
时至今日,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变得不再自然、不再生态。面临这样的居住环境。养生活动更应做到趋利避害,对空气、水质、土壤、植被等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为创造良好的群体养生环境而做贡献。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能做到的是,平时生活中注意不随地丢弃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制造噪声等。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体养生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和谐的社会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舒心的工作岗位。和睦的家庭氛围,均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反之,则有害身心健康。这方面的正反面例子不胜枚举。
养生是一件大事,大家一定要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改英雅
|
2015-5-19 12: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46747427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