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妇科
›
妇科疑难杂症之阴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妇科疑难杂症之阴吹
[复制链接]
520
|
2
|
2013-3-25 1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概述】
妇女阴道中有气排出,籁籁有声,状如矢气,谓之阴吹。
【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理是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阻,其原因为:
1.肠胃枯燥 阳明阴液不足,肠胃枯燥,腑气欠通,胃气下泄所致。
2.中气不足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运行无力,腑气失循常道。
3.肝气郁滞 七情内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谷气不循常道。
4.饮停中焦 素有痰饮蓄聚,蟠居中焦,浊邪相干,谷气下泄所致。
【诊断要点】
1.妇女阴道出气有声,状如矢气者为阴吹。
2.本病要注意与阴道直肠瘘管相鉴别,应进行阴道和直肠镜检查。
【辩证分型】
1.肠胃枯燥 阴吹有声,咽干且燥,大便燥结艰行,腹部胀气。舌苔黄腻,脉弦滑。
2.中气不足 阴吹频发,面色皖白,气短乏力,无力排便,小腹下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肝气郁滞 阴吹出声,心情抑郁,胁腹作胀,大便不通。苔薄白,脉弦细。
4.饮停中焦 阴吹气出有声,心下痞满,心悸不寐,渴不饮水。苔白腻,脉细滑。
【分型治疗】
1.肠胃枯燥治法:润燥通便。
方药:麻仁九加味。
火麻仁10克 枳壳10克 党参10克 制大黄10克 元参10克 麦冬10克 生地10克2.中气不足治法:补中通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0克 黄芪10克 升麻10克 柴胡3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炒积壳10克 肉苁蓉10克 茯苓10克 肉桂3克3.肝气郁滞治法:疏肝理气通便。
方药:柴胡疏肝饮加减。
柴胡10克 枳壳10克 芍药12克 甘草6克 香附9克 川芎6克 瓜蒌仁10克 桃仁12克。
加减:肝郁化火,加芦苔12克,或龙套丸。
4. 饮停中焦治法:化痰燥湿,健脾和胃。
方药:橘半桂苓枳姜汤加减。
橘皮 6克 制半夏 10克 桂枝 6克 茯苓 10克 枳实10克 全瓜蒌15克 生姜3片 炙甘草6克 郁金10克。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中气不足之阴吹者。
2.逍遥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郁之阴吹。
3.麻仁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肠胃枯燥,大便干结之阴吹。
【简便方】
1.生大黄5克,泡水饮服。
2.蛇床子9克、黄柏6克、吴茱萸3克,布包,泡水,坐浴洗。
【其它疗法】
取迎香穴,留针20分钟。或用两手按压迎香穴。
【注意事项】
1.本病之特征为阴中有气排出,如转矢气之状者。但须与生殖器瘦如阴道直肠瘘相鉴别。阴道直肠瘘大都因难产胎头压迫阴道后壁及直肠过久所致,也可因会阴三度裂伤未缝合或缝合但未愈合,或缝合时缝线穿透直肠黏膜,感染后形成瘘管。临床上有瘘管形成者,大便可积于阴道中,形成阴道不清洁及感染。通过阴道窥诊或触诊可明确诊断。
2.要预防本病之发生,必须注意调节肠胃功能,保持气机升降衡常,运化有序,大便通畅。平时须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忌生冷、辛辣煎傅刺激之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朝业宇公
|
2016-10-2 1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两个妓女自称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后,我现在一般都自称文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9-7-4 1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里吃到刷锅的金属丝很正常,这正说明我们后勤是严格按照先刷锅后做饭的顺序操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今医案
中医儿科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肝病治疗中心
针道天下
中医内科
wqvbk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