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儿科
›
如何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如何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复制链接]
684
|
6
|
2013-10-21 14: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美赞臣
奶粉专家指出,幼儿时期,随着孩子心智的逐渐成熟,爸爸妈妈们更担心外界陌生人对孩子的伤害,而从以前到现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做父母经典不变的要孩子学习的主题
如80后,90后耳熟能详的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就不把门开”,今天百灵国际儿童之家的小编和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一下•••••
还有热播好好久的中国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其中一集就是小灰灰对陌生人没有戒备心,灰太狼爸爸变换各种妆想试试小灰灰的警备心,但是始终失败。小灰灰太聪明了,每次都能识别出来,••••在经过了众多的苦难之后,小灰灰终于不给灰太狼开门,灰太狼在门外泪流满面,开心的说着“小灰灰终于学会了”,可是这下可惨了, 他可进不去了,呵呵~~~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当然希望洒满意了灿烂的阳光,铺满了绚丽的鲜花,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我们并不想发生的意外干扰他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给脆弱的身体带来伤害,有时甚至于会危及生命。
因此,美赞臣奶粉专家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在幼儿时期,可能很多父母有自己的育儿经,来告诉还懵懂的孩子,但是所有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要给孩子说,要教他们,可能他们现在还不懂,但是以后你会庆幸自己这样做了
让孩子熟悉自我情况,了解必备的事项,如父母的名、家庭的具体情况,要反复的跟孩子玩乐,聊天的时候说
给两岁多的孩子,可以以游戏似的方式交给他们重要的电话,如父母的,知道警察,火警,救护车等重要的电话号码三岁多的孩子可以教他们拨打父母的电话。美赞臣奶粉专家建议,告诉他们知道辖区内或者学校附近的派出所(报警点),在孩子可能独处、独行之前,更应熟记以上这些事项,以便遇上危险时及时获得帮助。
(3) 要学会正确应对陌生人。首先,尽量与熟悉的同伴们在一
起。凡单独行走时遇陌生人搭话,必须保持必要的镇静和警觉。不要
把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学校等告诉陌生人,更不要跟陌生人外
出。要有意识地把尊敬他人与加强自我保护区分开来。
(4)当我们独自在家中时,若陌生人敲门,不可随意开门,如果情况比较危急,应大声呼救,立即打电话给邻居、亲友寻求帮助或报警。
(5)与邻里保持必要联络。美赞臣奶粉专家表示,邻居之间若能加强联络,对于保证安全作用极大。一旦发生意外,如家中失火,遭遇危险等,即可以向邻居求肋,这一点对于城市的孩子特别重要。
可能家长会觉得孩子太小,这些以后再教他吧,不过这些意识可以在幼儿的懵懂时期告诉他们,以后等他们能够做到的时候,自然要比其它小朋友自我保护意识更加的强烈。
陌生人, 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善尔纲
|
2014-5-13 1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蠢华磊
|
2014-10-28 14: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里吃到刷锅的金属丝很正常,这正说明我们后勤是严格按照先刷锅后做饭的顺序操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天气不错pga
|
2015-4-30 02: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顶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engfeng战
|
2015-12-7 1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j1qc9zw
|
2016-6-27 1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dhb8423
|
2017-1-21 23: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常说,我们家要是没有电话就不会这么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美容之声
走进中医
中医内科
走过便懂得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