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会员之家
›
罗锅枨的演变历程及种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罗锅枨的演变历程及种类
[复制链接]
217
|
1
|
2014-1-5 13: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罗锅枨是我国古代家具中经常出现的结构造型之一,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罗锅枨通常是与矮老相互配合着使用的,一般是用在低束腰或无束腰的桌子和椅凳上,其作用是为了固定四腿和支撑桌面。
无束腰罗锅枨
罗锅枨是从早期的拉枨演变而来的。早期的拉枨是直的,到了宋代,家具的框架式结构取代了之前的板式结构,成为了家具造型的主流,这时框架之间的拉枨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演变空间,出现了拱形弯曲的罗锅枨。最初的罗锅枨纯粹是为了装饰家具而添加的,力学设计上的意义并不大。 到了元明时期,高拱的罗锅枨已经在家具中独立使用了。但由于当时的居室采光不足,居室内的家具比较少,室内的家具往往要一物多用或移动使用,高拱罗锅枨的力学强度难以满足使用的需要。基于这一点,到了元末明初,一种力学强度很好的顶牙式高拱罗锅枨出现并在家具中流行。 明代家具中已经出现了罗锅枨家矮佬、卡子花的结构,但尚未流行。而清代家具流行将罗锅枨下移,这种结构的罗锅枨装饰性强,但在力学强度上却远逊于顶牙罗锅枨。 因为每个阶段罗锅枨的造型各不相同,具有很强的时段性,所以明清家具上的罗锅枨造型成为了重要的断代符号之一。再与明清家具一些其他的显著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在辨别家具的年代时就很容易把握了。红木书柜
http://www.hm70.com/shugu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6-1-1 0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啊……支持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杏林杂谈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fagetk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